故而,立场便是,远近亲疏不可避免,没有人能真正公平地看待旁人,既然各自在各自的立场上都不认为自己有错,那么,便按照各自的准则行事,不必解释。
容歆收回手时,摸到袖子上的那根针,扒下来,用力使其从中间弯折,然后躬身道:“皇上所言,奴才不能苟同,请恕奴才不得不告退。”
她躬身时,趁康熙仍然背对她,迅速抬起座椅上的软垫,将针自下而上插在软垫上便若无其事地起身,静候康熙恩准。
康熙并未回身,静静地站在窗口,良久,道:“管住太子身边人的嘴。”
“奴才谨遵圣谕。”
傍晚的阳光照射下来,康熙的影子拉长至殿中,容歆告退时,故意退至影子的头部,状似无意地踩了两脚,这才离开。
康熙在容歆走后,依然站在窗口许久,只是肩膀微塌,看起来有些颓唐。
直到天色渐暗,梁九功在殿外请示是否摆膳,康熙方才回过神,道:“点灯吧,朕还要批阅奏折。”
梁九功和两个太监入内,动作安静地点起殿内所有的烛火。
康熙走回到书案后,毫无防备地坐下,龙臀和龙椅亲密接触的一瞬间“嘶——”了一声,立即弹起。
梁九功等人惊慌地问:“皇上?”
康熙忍住触摸地冲动,咬牙,“容歆!”
梁九功离得近了,正好听到皇上口中的名字,心中下意识闪过不好的预感,嘴上却还是关心道:“皇上可是有不适?奴才这便去请太医……”
“不必。”康熙面色铁青,命令道,“梁九功留下,其余人出去。”
两个太监不明所以,也不存心探究,径直退出殿内。
而梁九功也在皇上的命令下走向龙椅,一眼便见到明黄色的软垫上有一点红色,马上抬起软垫,看到背面的针尾……
吾命休矣!
容歆害我!
咱家知道太多了!
第221章
康熙留梁九功一人,便是不愿声张,可他遭此隐晦之罪,心中憋屈,自然不能轻易放过容歆。
是以容歆回到太子身边后,两人正准备着手尝试修复太子的画时,梁九功便再次出现。
太子疑惑,容歆却是了然,而后在梁九功表明有皇上口谕时,容歆便直接确定,“报应”来了……
“皇上口谕,容歆擅作主张,以下犯上,数罪并罚,即日起,每日于佛堂之中,在特制的蒲团上诵经念佛两个时辰,钦此。”
梁九功说完,向后招手,侍卫抱着一个十来寸的蒲团走进来。
那蒲团外观看不出异常,只比寻常的蒲团稍高一些,可侍卫放下蒲团时,发出一声沉闷的“咚”声,重量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