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以泽抿嘴笑了,“我室友、还有认识的同学,大部分人都还不错。不过,你是想怎么招揽人呢?我给你打工了,都听你安排啊。”
“如果有很会说话、很外向的人——最好还是家庭条件不错,有点应酬、人情往来经验的,这种可以拜托人家来搞市场。跟戴冒一个部门吧,做做宣传、做做推销。”
席宝认真地思考着,又把本子掏出来,一边说,一边在本子上写着。
“这种前期底薪是十块吧,一个月十块。等杂志能盈利了,再考虑给绩效奖励。”
钟以泽把要点都记住了,点点头,“我已经有两个人选了。”
“真的?”席宝拉着钟以泽,找了个长椅坐下,让他尽快拉拢那两个人,然后又细细说了对其他类型“人才”的招揽条件。
“编辑这个岗位很必要、很重要,但不太好判定人家适不适合当编辑。这样吧,就找那些比较乖、熟知国家各种政策、了解文字忌讳的人,有个差不多的样子,就可以邀请人家。编辑工作不用到处乱跑,就是审核稿件,比宣传市场部的稍微省心些,月薪就给八块,绩效也是要等杂志社步入正轨后再说。”
“至于作者……只要是愿意写故事的,都邀请一下吧。不过作者不太好说是帮忙,只能让他们投稿,只要我们录用了,就按字数给钱。”
席宝不是不想弄一群签约作者,然后优中选优地挑出能发表的作品,可她的杂志社才起步,没必要直接养一群不知道能不能创造利益的作者。
“我还以为你也会给作者开月薪呢。”钟以泽有些小意外,“不过,只以接投稿,然后选中了才按千字付钱,这确实更适合。”
省事、也省钱。
一个作者,可能一个月只投一次稿,那稿子还不一定能用。如果直接开月薪,很容易养出一堆胡差事的闲人。
选稿后按千字给钱就不一样了,投稿的作者跟杂志社关系不大,他们爱投不投,投中了,杂志社这边给钱买下稿子,两边就清了。特别省心。
“不过,我其实比较担心前期投稿的数量、质量都不够,万一撑不起一本杂志,或者没法稳定地保证合格稿件数量,就很烦了。”
作者有话要说:临时弄来个古早电脑,用着很不顺手,可能会有许多错字、错标点符号,大家发现了拜托指出一下,会发红包感谢的,笔芯
第190章
大部分杂志都是十六开大小,常见的页数,有64页、72页、128页等,席宝想着,初办杂志时,不求量多,而是尽可能地保证质量,然后努力凑齐64页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