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厂子项目多,不同生产线生产的东西还不一样呢。
席宝建议爸爸把蘑菇生产也看作生产线,那么,假使每个月都是三十天,蘑菇是十天一个生产期循环,某一号出货就是一号生产线,某二号出货就是二号生产线,某十号出货就是十号生产线。
不同生产线要分离开来,由不同的负责人管理,这样就相当于只是多了许多个一样的种植地,不过是投产跟出货的时间错开了而已。
“这样一来,我教会十个人——稳妥一点,教三十个人学会管理,每条生产线就是一个组长、两个副组长,怎么管也不会出什么乱子的。”
“而且,把他们分组分生产线之后,各组之间还会互相比较,形成一定的竞争。”
席泰平以前真没涉及到生产管理这方面,但他聪明,席宝随便说点未来的管理方法,一点即通。
除了划分生产线之外,席宝知道爸爸懒得不断当老师指导新手,还把未来制造车间特别普及的“作业指导书”概念给搬了出来。
在这个年代,说什么“5S”、“6S”规范管理有点太超前了,但仅仅是把某些生产、管理技巧拿出来,到哪都能适用。
“爸爸你把种蘑菇的整个过程,从提取菌丝、培养菌丝、到转移菌丝,还有培养土的配比、混合方法、消毒、装袋、摆放,后期怎么调整生长温度,怎么解决常见问题,怎么收获,怎么装箱、怎么出货……”
“反正是从头到尾,事无巨细,都按步骤列下来,你再教会一批我们村跟小包村的徒弟,他们拿着你编的这份作业指导书,就能自己照着去教别人,不会因为个人原因而发生错漏。”
“遇到小问题也能看作业指导书,跟着上面的指导,自己解决,他们都不会来烦你了。”
席泰平越听,目光就越亮,刚刚那股子颓废疲惫的表情完全不见了。
“按这么搞,等一批人带出来,我会比现在还闲!”席泰平浑身充满了干劲,“争取在九月前做完这些事,我就能开始试着推广无土栽培山玉米了。”
第98章
抱着“做完这些事我就能闲下来了”的想法,席泰平麻溜地从长凳上爬起来,“喜宝,你那里有没有更详细点的指导资料?”
“我想看点资料参考一下,总比自己没头绪地开始好。”
自从知道席宝有空间,还从她那拿到很多有意思的资料看了之后,席泰平时不时就会问问她,空间里有没有他需要的资料。
也得亏席宝上辈子当作者时,在晋江各频道到处乱跳,同一题材基本不会写两次以上,她因此搜集过特别多的资料,大部分时候,都能满足爸爸对知识的渴求。
“那晚饭后我把资料放你房间里?”在爸爸的指点下,席宝现在可不会顺便丢东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