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买的肉跟菜,大家看看怎么做合适,不用省着用,干一上午大家怪不容易的。”
“很好了这些东西就,其实不用这么破费,太客气了你们家。”刘爱冬觉得真的太丰盛了,那猪肉是真的很多,不逢年过节是见不到猪肉的。
黄炜业笑了笑,就从那桌子上拿出两根大骨头棒子来,上面是真的不见红的,递给郎菊南。
“小宝不是想着喝骨头汤,这个单独收起来中午给做了,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汤水好。”
然后拿着刀在那里割肉,他买肉的时候买了一点瘦的,边上一个婆娘看到了,看着上面还有瘦肉。
“哟,怎么还有这么多瘦肉啊,这肉买的不划算。”她是真觉得不划算,看看那两根骨头上一点肉没有不说,现在这块猪肉上还有瘦肉。
大家喜欢吃肥肉啊,炼油能吃,还能炖着吃,觉得瘦肉不划算,就是买亏了。
割下巴掌大的一块瘦的,也给收起来了,拿进屋里去一起给郎菊南。
刘爱冬算是看出来了,人家啊,是不爱吃肥肉,就爱吃瘦的呢,这孩子真是个祖宗。
其实要是往后几十年,想吃什么不行啊,都是现成的,很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现在物资匮乏,就显得你很特别了,刘爱冬算是开了眼了,孩子还能这么养着。
几个人一边忙活,郎菊南不在外面,她自己烧水送过去,别人帮忙不能连口水都没有,烧好了一水壶就给拿到宅基地那边。
刘爱冬几个人肯定不拘束,几个人凑在一起一边忙活一边说话,家长里短的,然后小声嘀咕几句黄家是真的有钱。
看看请人吃饭给的粮食多也就算了,还有好菜伺候着,真的是厚道,这么大一块猪肉。
村长家里面俩儿子也来帮忙,说实话,盖房子这件事情,张南山出力不少。
盖房子的材料全得自己弄,山上有的就去山上弄,全靠人的一双手给弄起来的。
所以就是盖个土房,也是了不得的事情。不要小瞧土房子,冬暖夏凉,住着比较舒服。
知青大院里面,一早上就开始忙和。院子里这么热闹,屋子里面的人肯定知道是什么事。
顾青青坐不住了,跑过去找胡杏儿,胡杏儿屋里面的两个老知青一早上就出去了。
说是要去供销社买东西,胡杏儿也没有多问,大家虽然一起吃饭,住在一起,但是还是要分派别的。
人家两个老知青就在一起玩,上海来的知青也是一起的,他们北京来的算是一伙的,就算是李东阳不承认也没办法。
“杏儿,你说外面给我们住在一个院子里的黄家要盖房子,我们要不要去帮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