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华本人也挺乐意的,别看合作社名不见经传,但待遇好啊,他没什么不满的,当即表示同意。就这样,在临出发前一个月,徐家华搬到小高桥四队,暂时跟四队男知青住在一块儿。
但想象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徐家华原本想着以他的学历和能力,他进合作社不说当个副主任吧,至少也得当个小组长,再不济也能当个会计。合作社以前的男会计他也认识,去年跟着一起去海城,他当时就注意到了,这个男会计的业务水平很一般。
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那个男会计自家人知自家事,人家自知学艺不精,回去后就申请换岗,主动换了体力劳动的岗位,而会计这个岗位也由木生代替。
跟木生比起来,徐家华并不占什么优势,而合作社规模太小,容不下太多的干部。要想挣钱,就得干体力活!于是,徐家华只能跟那个男会计一样,干最苦最累的活。
渐渐地,徐家华的心里就产生埋怨,他认为自己的才能彻底被埋没了!但他却没想过,论脑力,他比不过木生,论体力,他恐怕连之前那个男会计都不如,更别提跟其他人比。要不是去年在海城交易会上那场共事经历,李胜利也不会因为他没工作就想着给他介绍一份工作。
这次来海城,也是考虑到徐家华曾经来过,很多流程他都熟悉,有他协助,魏淑华也更轻松一些。
但谁知道,人家的心思早就不在合作社了,当他发现省城钢铁厂的技术科主任跟魏淑华认识时,登时就有了想法。
魏淑华把这些话跟顾春来一说,他顿时就明白了,“他的事你别管,我来解决。”不就是一个临时工的名额吗?这点事对现在的他来说,还真不叫个事!
当然,这也不是说顾春来现在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他之所以愿意给徐家华一个临时工名额,一来是为了还人情,还的不是徐家华的人情,而是乔定邦的人情。毕竟徐家华最开始是乔定邦介绍过来的。他想,李胜利之所以让徐家华到合作社工作,也有这个考量。
再者,徐家华是城市户口,又有高中学历,给他安排工作要比给其他人尤其是农村户口的人安排工作要容易得多。
他不是想坐办公室吗?就先让他去纺织厂仓库干着,至于后面能混成什么样,那就看他自己了。真正有能力的人,在哪儿都吃得开,比如顾春来,他之前不也是在仓库当着仓管员吗
就算他没有开车的技术,他也能凭着自己的能力开出一条自己的道来。想想当初他刚去纺织厂仓库时,面对仓库里积压的存货,仓管主任只会唉声叹气,被动解决问题。但顾春来不会,他从来都是主动出击,因为他知道,机会不会自动降落在自己脑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