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依你们看,男子读书是为求取功名,女子读书是为何?颜元这扬眉地一问,如此刁钻的问题,叫两个一时都答不上来。
想不出来吗?颜元等了半响,看她们都不作声,再次问。
佟佳氏没动,可那董鄂氏却迈前一步道:臣女幼时家父教育识字时曾说过,不求臣女如文姬夫人或是易安居士,唯盼臣女识文断字,能知理明事。
颜元点了点头,知晓文姬夫人与易安居士,可见你并非只读过一些,怕是满腹才华。不知这诸多书里,你最喜的是何人所著?
颜元这一考就考上瘾了,竟是再问,董鄂氏想了想道:臣女最喜的乃是易安居士,其中又最喜她那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可是这首?颜元这随口背出的诗,叫在场的人都顿住了,当然也包括孝庄。
董鄂氏在触及颜元并不曾转移的目光,这才答道:是,正是这首。皇后娘娘可是喜欢?
诗词歌斌,本宫并无最喜之。倒是对于道德经,本宫略爱之。颜元一直都觉得道德经的内容,饶是她如今历经多世,却尚没敢说自己读懂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无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yù以观其妙;常有,yù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百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颜元的声音很是动听,她读着这道德经的第一章,竟叫她们都感觉到一种十分玄妙,可惜却没能捉住。
此章说的是天地之奥妙,我最喜的是第二章。天下皆知为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美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都是相辅相成的,故而这天下之事,从无绝对,人吃五谷杂糖,而生七qíng六yù。父母生育我们,待我们长成之时,也盼着还此恩qíng。故而人生于世,都不能只想着自己,凡事三思而行,该多想想,做的这些事儿,可对得起养育你多年的父母,可叫家族因你而蒙羞。颜元的目光掠过董鄂氏,又极快地移开了,董鄂氏一直都注意着颜元,那别有意味的目光,叫她不禁打了个冷颤,难道,她知道,她知道
董鄂氏不自主地捏紧了手帕,而贵太妃道:想不到皇后竟对汉家的文学懂得如此之多啊,可真是叫人刮目相看啊!
只是多读了几本书而已!贵太妃的夸奖啊,颜元谦虚地收下了,贵太妃道:那,这两个
皇上最喜汉学呢,既这两位都读过几本汉书,本宫就作主将她们都留了吧。颜元先截了贵太妃那yù出口的话,直接地叫留,看样子孝庄并不打算动,那就她来吧。
男人啊,听说都觉得家花没有野花香,那就看看,她把人给放宫里了,这辈子的福临还会不会对董鄂氏痴心不改。
当然,曾经作为替代品的佟佳氏,她就瞧瞧这两个都放一起了,福临是个什么反应。
贵太妃被颜元抢着叫了留,她如何能跟颜元抢人,哪怕她看中了她们之间的一个,博果尔也瞧中了她们之间的一个。
啊,贵太妃可是也看中了哪个,想选了做十一弟的福晋?颜元截了人家的胡,还假惺惺地问这么一句,气得贵太妃胸口阵阵起伏,偏偏她又不能发作出来。
没有,没想到皇后如此贤慧,竟为皇上选了这么两个美人儿,还是知书达理的美人。贵太妃这不好过,当然也想叫敌人也不好过,这不想着往颜元的身上捅刀子,叫颜元难受。毕竟在贵太妃看来,颜元跟福临还是新婚呢,可却得要给福临添新人了,这心里如何能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