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与娘都已经动了为我择驸马的心思了吧,可孩儿并没有嫁人的意思。颜元摊开了与武媚娘说,这天下的男儿皆薄幸,于孩儿的身份,嫁了个人是什么样的,也未必见得能过得比如今更好。
有我与你父皇在,谁也欺负不了你。武媚娘正色地说。
颜元摇了摇头,孩儿并不担心被谁欺负,只是看着身边的这些男人呐,真不觉得嫁给他们有什么好的。正是因为有父皇和娘亲在,我更不想嫁人,我就想仗着这大唐公主的身份,肆意一回。至于想去军营,却是为这大唐的江山,为了父皇,也为了娘,也为了我自己,孩儿自小听话,娘就当我任xing一回。
武媚娘能读懂颜元的认真,但她这心里啊,七上八下的,元儿,此事关系重大。
娘亲是知道的,我如今的武功啊,宫里的侍卫是拦不住孩儿的,所以,孩儿想走,娘就万全了孩儿吧,这样娘想怎么安排都成,若是孩儿一个人离宫了,岂不更叫娘担心。颜元这杀手锏一出啊,武媚娘哪里还能劝什么,你莫不是自小就打着这主意?
娘亲说什么呢,孩儿习武时才几岁。颜元眨着眼睛很是无辜地说,武媚娘一想也是,七岁大的孩子,哪怕得这般的算计啊。
只她不知,眼前的这位啊,哪里是真真的小孩,颜元还真是早有准备了啊,生为武则天的女儿,又有武功傍身,不趁这机会学学兵法,她上哪儿找那么好的机会啊!
让武媚娘松口了,李治那般就更不是个问题了。只是李治更像一个母亲一样担心颜元,你一个姑娘家的,又是大唐的公主,应当锦衣玉食的活着,如何想着去参军?
父皇此言差矣,孩儿生为大唐的公主,那都是托了父皇跟娘亲的福,如今长大了,自当想着回报父皇。如今边关多乱,孩儿知道父皇跟娘亲都很是忧心,是以孩儿想效仿当初的秀宁姑奶奶,带着大唐的将士,为父皇永绝边境后患。颜元说得很是慷慨激昂,李治忍不住地红了眼眶,好,好,朕的元儿虽是女儿之身,却有男儿之心。
英国公。既然女儿要从军,当父亲的只能将一切事qíng都安顿好了,英国公李绩是为两朝重臣,无论是朝中或是军中亦是多有威望,女儿的身份jiāo由他来安排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绩突然被李治与武媚娘召入宫中,还没来得及见礼,却已经被李治走了下来扶起,李绩连忙地谢恩,英国公不必多礼,朕与皇上让英国公入宫一趟,着实是有件为难的事儿要麻烦英国公啊!
李绩一听这麻烦二字,心中一紧,他都快忘了有多少年没有听到李治如此郑重地说这番话了,无论如何,李绩第一反应还是连忙表忠心,陛下与娘娘但有吩咐,臣赴汤蹈火,死而后矣,亦为陛下和娘娘做到。
英国公言重了,盖因此事有些麻烦,本宫与陛下思虑再三也只得劳烦英国公了。李绩此人,于武媚娘相助良多,也算是武媚娘甚是信任的人。
元儿,还不出来见过英国公。哑谜也不好打得太远,武媚娘叫唤了颜元走了出来,为了方便,颜元此时是一身英姿飒慡的骑装打扮,父皇,母后,英国公。
公主殿下!颜元呢,李绩当然是识得的,突然想到颜元的年纪已到了可以选驸马的时候,莫不是颜元看中了他哪个孙儿?
英国公啊,元儿有意往军中锻炼,朕左思右想,便想着让你当她的师傅,元儿,还不快给英国公行礼!李治开门见山说白了,随即让颜元行礼,颜元配合地跪下,师傅在上,受徒儿一拜!
使不得,使不得!历经风雨的英国公啊,真是被李治父女吓得都失态了,武媚娘在上头道:往后元儿在宫中多得劳烦英国公照顾,这一拜英国公受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