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总得照顾太上皇的心情。
四爷有些为难,这个朝臣不好交代。
敏宁将账本一合,看着四爷说,朝臣有什么意见,直接去找太上皇说就是了。
然后她又问起了废太子的事,二皇子何时迁出宫去?
四爷将帕子放在一旁,然后给敏宁先倒了一杯茶,我打算等元宵节过去第一次大朝时提起。
四爷如今已经习惯了,将一些事情跟敏宁商量,偶尔不商量,还觉得缺少什么。
不过这些都属于秘密,宁寿宫的人没人敢传出去。
敏宁潜移默化了四爷这么多年,就是想插手朝政之中,好不容易培养出来,怎么可能随意放手?
这回四爷当了皇帝,这是她摘甜美果实的时候。
随后,她又提起了儿子弘暻,刚一起头就被四爷打断了,朕不打算再立太子,免得再起旧事。
敏宁神色丝毫未露出异色,看向他问,那万岁爷,您的意思是?
四爷开口,我打算另一道遗址在正大光明匾后,等朕百年之后,命人打开遗旨新帝继位。
敏宁不置可否,随后道,正好弘暻这小子还要好生磨练,有太上皇教导自然很好,但万岁爷可不要忘了将这小子给拎出来,多加一些重担。
四爷还以为敏宁这是为弘暻要职位来了,不动声色的问她,你有什么意见?
敏宁开口说,我打算发行纸钞,如同新城所流通的纸钞一样,在整个大清流通。
四爷断然拒绝,这个不行,前朝纸钞已经告诉我们纸钞是行不通的。
敏宁却道,这件事得势在必行了。她耐心的跟他解释,爷,这些年来不仅从倭国,从南洋甚至从美洲都涌入大量的金银,已经造成货币通胀,物价高升。然而百姓的酬劳却没有涨多少,面对日益高涨的油盐酱醋茶粮食菜品,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
听到这里,四爷奏起了眉头,他还真没注意这种情况。
这笔银子要是大清百姓都能分享,还好,可偏偏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一旦涌入市场之中,爷您能想一想,物价上涨最终受累的是谁?
四爷有些迟疑道,那朕就发圣旨平抑价格?
可千万别敏宁慌忙的摇头,然后说,这世上的物品千千万万,爷你能保证一道圣旨就可以解决吗?
四爷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便问她,所以你打算发行纸币?
敏宁点头,是的,发行纸币,后市面上只流通纸币,金银便可以掌握在我们手中。
四爷摇了摇头,纸币如何能让百姓取信?四爷觉得敏宁是异想天开,谁愿意拿金银来换一张纸?
敏宁却很有把握,所以我的意思是说,收到多少银子就发行多少纸币,务必将纸币跟金银绑在一起,就不会发生挤兑事件。
四爷听到这里,神情动容起来,接着说。
自古以来最开始用采用的货币可不是金银而是贝壳,经营不过是金属,本身可没有附加价值,把它当成货币只是我们人类附加上去的。若是我们将货币价值附加在纸币上,那它就有跟金银一样的作用。最开始我们可以将纸币的价值挂在金银上,用纸币购置货物用纸币来交税,最开始时银行之中可以随时用纸币兑换金银,千万不要拒绝,不然容易造成百姓不相信纸币发生挤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