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衙役啐了一口,说,看什么看,谁知道那头有没有埋伏。反正知道对方的踪迹,这时候想抓也抓不到,人早跑远了。
那衙役爬上来,老衙役又看了看那口井,说,这口井先留着,回头还得凭着这口井多钓出一些人来。在他们眼皮底下挖出这么个地道来,原本就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这要传出去,还不得被下面的县衙给笑掉大牙。
这件事已经不是老衙役能够管的了,只能先报上去由府台大人来处理。
青年离开之后,还不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情,要是知道也不会有后来的一遭。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离开那座城之后,青年就带着另外三人乘着船来到了绍兴。
青年出生绍兴,长于绍兴,然后在少年时拜师离家学习武艺,后来发现他师傅那是红花会的分舵舵主,青年因为从小耳濡目染,也将反清大业视为己任。
然而他父亲却是朝廷官员,为了隐藏身份,也是为了不带累家人,青年只以游学为借口常年不在家,从未泄露过自己的身份。
这一次要是迫不得已,青年也不会带着人来到绍兴,实在是沿途官府查的紧,没有正规的身份,根本无法安全的到达红花会总舵。
这一日陈府内,收到大少爷回来的消息,原本在家里侍公公婆婆的陈家大夫人立即出来迎接。
禾儿,你回来了?今年你师傅怎么说?可以下场了吗?陈家大夫人只是一个寻常的妇人,她丈夫如今做了官,她便留在主宅侍奉家婆,唯一忧心的也就是大儿子还未娶亲。
就算给他说了亲事,他也以未立业拒绝,陈家大夫人拿他没办法,只能祈求儿子的师傅尽快让他下场考个举人便归家求上一门亲。
陈家大夫人问完之后最后才发现儿子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带着三个人。
她没有顾上另一个人,而是对着儿子身后的女人问,这一位是?看着梳着妇人头发,就是不知道跟自己儿子是什么关系?
陈家大夫人心里有了不好的想法,莫非自己儿子在外不够自娶?
青年忙介绍,娘,这一位是大牛,是我师傅派来保护我的人,这一位是姚夫人,姚夫人夫婿去了京城,师傅见我顺路,便让让我带她一路。然后又指着王言说,这位是姚夫人的弟弟。娘,我会在家里住上几日,随后启程进京赶考。
陈家大夫人一听是心花怒放,你师傅终于同意你下场了?
青年牵强的扯了一下嘴角,说,娘,跟你说过多少遍,这件事跟师傅无关,是我觉得没把握才没有报名。
陈家大夫人却不管,她觉得自己儿子什么地方都好,这一去考肯定能够考中,只要考中,就能够娶儿媳妇了,儿媳妇有了,孙子还会远吗?
陈家大夫人这样一想,就连儿子带陌生人回来,这事也不怎么放在心上,然后红红火火的叫管家去安排。
青年对着其他人有些歉意的笑,让三人在家里不要客气,跟着管家去休息,他去拜见老祖宗。
陈家的老祖宗就是青年的奶奶,这一位说来身份也是不凡,她原本是前朝郡主,不过清廷只对前朝皇室男子的踪迹追查的比较紧,对于女子就没怎么过问过。
陈府之中可以说只有这一位老祖宗才知道青年真正的身份,甚至当年青年能够拜到他师傅名下,也是这一位老祖宗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