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旗九队的时候哪一家盖了新房子,都要蒸大米糕请社员们吃,杨瑾在那边住了十年,觉得那样的风俗很暖心,也是赞同。
但是他又理解鲁盼儿的顾虑,先前听章丽雯的话便可知一二,搬家时他们又明显感觉到邻居们的冷淡,周华原就说过,新邻居们对自己家都很有意见。
如此的邻里关系肯定不好相处。
“你说的对,我们总要先表达自己的善意。”
第175章觉得好笑
夫妻俩商量好了,杨瑾就问:
“做什么呢?”
红旗九队老家的院里有一台石磨,磨了大米做米糕特别好吃,可是现在家里没有石磨,也做不出新鲜的米糕了。
不过鲁盼儿既然想好了,便胸有成竹,拿了几把挂面,“你把家里新买的那套白瓷盘子拿着,一会儿盛了送人好看些。”
新家的厨房就在西厢房,十几户一起用的,家里的厨具已经摆在石台上,鲁盼儿点了火,看着锅里的水烧开了,将一绺挂面放了进去,看着面条变软立即用筷子挟出来卷成松松散散、拳头大小的团,放在一旁凉着。
所有挂面团卷好后,她又烧了油,将挂面团放在里面炸成金黄色,才挟出来香喷喷的味道一下子就飘了出去,放在雪白的细瓷盘子上,酥酥脆脆的挂面丝上还带着小小的气泡,趁着热立即撒一勺拌了白糖的熟芝麻,糖便化了,还将芝麻挂在金色的细丝上,闪着晶晶亮的光——炸好的挂面就像一朵金色的大花,上面还凝着露珠。
“你们先吃,”鲁盼儿嘱咐孩子们,又向杨瑾说:
“我们趁热给邻居们送去。”
鲁盼儿特别挑了下班的时间炸挂面,这时候邻居们陆续回来了,这点吃食正能赶上晚饭。
伸手不打笑面人,何况人家还送来了这样精致的吃食,邻居们笑着接了,不免赞了一声,“这可怎么做出来的呢!
您手可真巧呀!”
再道了谢,“一会儿把盘子送回去。”
他们也没有漏下章丽雯,不过应门的是周华的母亲,老太太满脸笑容,“哎呀!
我知道你们了,新搬来的!
真是太客气!”
伸手接过盘子,眼睛却盯着两个人细看,“无怪我儿子说你们就是过去大户人家的,真是又懂礼数,又长得好,就连做出来的吃食也是我们从没见过的!”
鲁盼儿赶紧说:
“周大娘,我是农村人,现在户口还没调到北京呢。”
“可是你嫁到大户人家,就是大户人家的媳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