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能看到影壁的石头和砖上有一些痕迹,鲁盼儿轻轻摸了摸,凉凉的,让人心疼。
身后杨瑾的声音带着惆怅,“还是留着吧,这影壁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周华不以为然地一笑,继续热情地介绍,“我们把最好的五间屋子腾出来了,你们随时可以搬过来。”
这座贝勒府原本是五进的大院子,还带着花园,不过杨瑾父母买的时候已经没了花园,后来日本人占据北京的时候又拆了几处,只剩下三排房子,周华指的正是第二排的五间正房。
第一排房子是倒座儿;最后一排又临着街,中间的五间正房的确是最好的了,杨瑾和鲁盼儿就笑着说:
“真是谢谢你们了。”
如果不是学校领导盯着,怎么会把最好的房子让出来给你们?
周华压下心里的酸意,“都是应该的,毕竟是你们的房子。”
又告诉他们,“暂时不能搬走的住户按每间屋子三元钱交房租,你们每个月到财务处领——但是倒座儿最西边的两间不一样,魏大爷魏大娘不是我们单位的职工,而是通过调换房屋搬过来的,所以由他们自己付房租,房租也要减半,每间一元五角。”
房子迟早要全部腾给自己家,房租也不会一直收,多点少点并不重要,何况倒座儿就是朝北的房子,采光不好,便宜也是应该的,杨瑾和鲁盼儿马上点头同意了。
“钥匙交给你们,随时就可以搬过来了,”周华笑着说:
“搬家的时候,如果需要人手,只管打招呼,我去帮忙!”
“哪里能麻烦你,后勤处的工作多忙啊。”
“没关系,”周华爽朗地一笑,大声说:
“我们就是为大家服务的!”
院子里几个或洗衣服,或摘菜的人就都赞扬,“周副处长一直就是这样,特别能干!”
又有人说:
“既然回来了,顺便看看你媳妇吧,她今天又吐了。”
鲁盼儿突然意识到,原来周华和章丽雯也住在这里,她转过去看杨瑾。
杨瑾轻轻摇头示意,他也才知道。
也许自家搬来影响了周华?
所以他才故意拖延。
既然知道了章丽雯住在这里,鲁盼儿便与杨瑾随着周华进了东边的厢房,“丽雯姐在家呢?”
章丽雯懒洋洋地扶着肚子靠在床上,看到他们点头,“你们来了,坐吧。”
又向周华不满地说:
“你妈一早就说去买菜,到现在还没回来。
我想喝水,家里连个人都没有!”
“我不是回来了吗?”
周华陪着笑说:
“就给你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