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来确实只在未婚的青年中选拔推荐上大学,张县长便笑着说:“我也只是猜测,具体情况怎么样还要等等看,但知识从来不会白学。”
第120章恢复高考
晚上回到家,梓恒睡了,鲁盼儿就悄悄问:“你会不会因为结婚了不能参加考大学遗憾呢?”
虽然张县长只是猜测,但是鲁盼儿对几年前那次考试上大学印象特别深刻,早信了几分。
“你忘记我成分不好了?”杨瑾一笑,拍拍她说:“几年前虽然加了文化考试,可是成分不好也没有机会参加。”
“现在大家不像过去那样重视成分了。”就说襄平高中要请杨瑾任教,就没有在意他的成分。
杨瑾也有同样的感觉,但是,“你觉得我会遗憾我们不应该在一起,不应该有梓恒吗?”
当然不会。
可鲁盼儿还是坚持,“你是真正应该上大学的。”她认识的所有人中,没有一个人比杨瑾更应该上大学,他的学识、他的气质、他的风度,正代表了大学在她心中的印象。
其实鲁盼儿离大学比自己还近,“如果不是那些变故,你现在应该在大学里读书呢。”杨瑾笑笑,“不要想那么多了,不管我们有没有机会走进大学,只要过得幸福就好。”
鲁盼儿也就不再纠结了。
上大学的想法就像一阵风,吹了过来又很快飘走了,他们也很快就忘记了。
平时上课,闲时他们就学英语,中学的英语教材烂熟于胸,他们从头看牛津大辞典,一个词条一个词条地阅读、理解、背诵……
既然要做英语老师,那就要做到最好。
这一年在小春婶儿的带领下,红旗九队的粮食产量提高了不少,分红之后社员们都喜气洋洋的,陈婶儿尤其开心,陈建国和宋春妮就要结婚了,陈家总算有喜事了呢。
鲁盼儿就主动揽下所有裁剪活儿,“买了布就送过来,我给你们做,不收手工费。”
最近因为学英语,她不大接缝纫活儿了,红旗九队的社员都清楚原因,宋春妮就说:“鲁老师忙着呢,我们到别处做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