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作者:海姆·G·吉诺特
为了掌握演奏一种乐器的技巧,孩子需要对他们努力的赞赏,而不是对他们错误的批评。错误是可以纠正的,不是抨击孩子能力的理由。当孩子拒绝去上音乐课时,许多父母会跟孩子解释,甚至威胁。下面是一些可供选择的更有效的方法。
玛西娅(八岁):我不要再上小提琴课了。老师希望我能把每一支曲子都演奏得十分完美,但是我做不到。
妈妈:小提琴是一种很难学的乐器,很不容易演奏,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拉小提琴的,要想掌握它,需要坚强的意志。
玛西娅:我练习的时候你能陪着我吗?
妈妈:如果你希望我这么做的话,我当然能陪着你。
这位妈妈故意没有反驳或者威胁,她并没有告诉女儿该如何去做:“如果你勤加练习,你会演奏得更好的。”她理解这项任务的困难,给孩子提供了象征性的帮助。这种方法似乎给玛西娅提供了必要的鼓励,使得她把她的音乐课继续了下去。
拉里十岁,一直在抱怨他的音乐老师。他的妈妈并没有试图改变他的想法,而是承认了拉里的反感,给他提供了一些选择:
拉里:我的钢琴老师对我要求太多了,她话也太多了,我问一个问题,她就能给我上一堂课。
妈妈:你有没有想过放假,暂时不去上钢琴课了?你放假期间,我可以再去找另一个钢琴老师。
拉里(吓了一跳):你想取消我的音乐课?音乐对我太重要了,我绝不会放弃。
妈妈:是的,我能听得出你多么珍惜你的音乐课。
拉里:也许老师并不是那么糟糕,我真的从她那儿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想我应该再给她一次机会。
拉里的妈妈让拉里自己改变了主意,因为她没有和他争论他的抱怨。当父母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时,孩子就会考虑到父母的愿望。
索尼亚(十一岁):我不想再去上钢琴课了,那是浪费时间,浪费钱,我想上网球课。
父亲:一定只能两者选其一吗?
索尼亚:如果我继续上钢琴课,你一定会不断唠叨让我练习钢琴,我想避免争吵。
父亲:我会努力试着不向你唠叨,我会信任你自己的练习时间表。
父女俩没再多说什么,索尼亚开始了她的网球课,同时也没有放弃钢琴课。
一些父母记得自己曾经也被迫参加过音乐课程,决定不让孩子再受这种罪,他们得出结论:孩子要不要演奏乐器不是他们作父母的问题,是孩子自己的问题。让孩子自己决定要不要练习,根据他们自己的意愿,想练习的时候就练习,只有学费依然是父母的责任,而练习乐器应当被视为孩子自己的责任。
而有些父母则记得他们在学习音乐时的过分纵容带来的后悔,因此决定不管发生什么事,孩子都要演奏音乐。甚至在孩子还没有出生前,他们就已经为她准备好了乐器。一旦她能够拿住小提琴了,能够吹喇叭了,能够在钢琴上敲打了,她就要开始练习预先决定的乐器。孩子的眼泪和怒气会被漠视不理,她的反抗也会被压制。父母的话又大声又清晰:“我们付钱,你演奏。”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可能会获得音乐上的进步,也可能不会进步,但是,整个计划所需要的代价可能很高。如果后果包括长期扰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那么代价就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