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包容心乃天下之最,毕竟很少有人会听遍百家言论还能本心如初的。”说到这里,医者们的气氛不由欢快了一点。
他们医家其实还好,医者仁心,一般都是埋头老实做事的,而有的百家思想则不同。
比如“人性本善”“人性本恶”这就是完全相对立的一个观点,一般人听了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偏向,更有其余百家思想驳杂,他们想要让帝王理解并支持他们的想法。
“也不知百家今后会以哪家为首?”
如今百家齐聚四世陛下麾下,众多思想碰撞,迟早要从这百家中选出一个领头者的。
“咱们医家是不用想了,没可能的,现在最有可能的无非是法家、儒家和道家这几家。”
大秦以法固国、儒家重教育,人数最多、道家,看看始皇陛下和如今的三世就知道了。
“咦,名家和杂家势头也不错啊,就是人少了一点。”
“听说家的人在陛下手底下发展的也挺不错的……”
水泥路上,正带着医家不少年轻苗子赶往边关的老军医听到前方有动静,掀开帘子一看,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莫将军。”老军医惊讶道。
“军医,你们……”在路上遇到老熟人,负责运送粮食的莫将军也非常的惊讶。
两队人马相识,队伍暂停在路边叙旧一番。
知道军医们是因为担心他们而提前回来,莫将军心里感动不已,道,“军医们还请一路慢行,军营内并没有什么大事,伤员数量没有增加,路上不用这么赶。”
军医们不知道莫将军回咸阳城是什么事,却也没问,两方人见过面,就擦肩而过,而后各自赶往了各自的目的地。
直到军医们回到边关以后,向劳役们打听起四世陛下的那批粮食来,这才知道那批粮食已经收割完毕,已经被人运往了咸阳城。
想到中途和他们相遇的那批人,军医们心中了然。
身处咸阳宫的赵燕歌听到边关有人过来送粮食,道,“让他们进宫来吧。”
同样听到的三公们皆惊讶的睁大眼睛,想去掏掏自己的耳朵,疑惑他们是不是听错了。
从来只听过他们往边关运粮的,什么时候边关的粮食也能多的运回来了?
莫将军身穿铠甲,在殿外卸下武器,进来半跪行礼道,“莫伯参见陛下。”
“起来吧,三种粮食都带回来了么?”
“是,一种都不缺。”莫伯起身道。
“那你给三公们说说这三种粮食的种植情况。”赵燕歌道。
莫伯深呼一口气,平复着自己心中的激动,争取用平静的语气说出道,“回陛下,三公们,玉米的产量为800~900打底,至于土豆和红薯更是惊人。”至于怎么个惊人法,他只能用震惊来形容。
数字说出来让三公们齐齐的抽了一口凉气,“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