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计算预估码洋中预估码洋计算完毕:220750两银子】
【叮!为期一个月的新书销售期即将于14天后开始。新书期结束后,还将持续产生收入,转入一年结算一次。
祝大卖。】
宋凌霄下意识啃了一口手里的小点心,他需要补充点糖分压压惊。
所以,现在,他是回本了么。
22万两银子的预估码洋,意味着给吴紫皋的分成超出了10万两预付,意味着吴紫皋的应该拿到的分成超出了10万两银子。
宋府,宋凌霄的小院子里,传来一声兴奋的嚎叫。
我赢了!是我赌赢了!
看完预估码洋之后,宋凌霄又叫【书坊经营系统】打样10份《银鉴月》,分别发给相关人员。
他拿着一本《银鉴月》样书,找到陈燧。
自从知道了《银鉴月》的预估销售高达22万两,还被评为传世经典,宋凌霄就觉得自己特别慧眼识英才,完全就是一个伯乐。
他得意洋洋地把《银鉴月》往桌上一放,叫陈燧欣赏一下他的传世经典。
此时,两人正坐在达摩院二楼的雅间里。
窗户开着,外面就是人流熙熙攘攘的东南城区主街道平水路。
国子监放学后,学生们从成贤街走出来,都要走到平水路上打车,因此平水路在这个时候分外热闹,大部分日子都会堵车,马车连着马车,马儿不断发出不耐烦的嘶鸣,论路况,与宋凌霄呆过的现代倒是大同小异。
印出来了?陈燧拿起《银鉴月》,翻了翻,纸质一般,贵在韧性还不错,印刷水平中规中矩,朴素清晰,倒也差强人意。
是啊,给你这个。宋凌霄拿出一版水彩笔。
这是什么?陈燧看见五颜六色的细长杆子,每个约莫有一乍长,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半透明的套子里,看不出是什么材质。
宋凌霄把塑料套打开,从里面取出一只红色的水彩笔,在《银鉴月》的扉页上画了一道竖杠。
又拿出一只绿色的水彩笔,在红色竖杠左边又画了一道绿色竖杠。
陈燧把《银鉴月》拿起来,对着两道颜色鲜明的竖杠研究起来:这是什么笔?真是有趣,颜色这般刺目。
宋凌霄知道古代人不大习惯这种明亮鲜艳的颜色,他说:这是水彩笔,给你做标记的,如果你觉得哪一段太黄了要删除,就用红笔划出那一段,如果你发现哪里有错别字,就用绿笔。
红红绿绿的,太难看了,你把黄笔给我。陈燧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