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那个袁华?他啊,说起来,你可能不知道,袁这个姓,在华夏历史非常悠久。王谢袁萧,代表了东晋南朝四大郡,是氏族的最高门第。后来,在唐朝时期几乎被诛杀殆尽。”
“从那以后,王谢袁萧,就开始沉寂下去。直到民国时期,四大家族的人,虽然一直隐世,却也保存了一定的财力。”
“再后来,国难当头,他们有的家族开始败落,有的却迎难而上,成为了国之支柱,比如当年的萧家,也就是如今的帝都萧家,还有江南谢家。”
“这两家,算是当时为国家做过不少贡献的,也捐出了无数金银财宝,为当时的战争贡献了自己的一部分力量。”
“而这也许就是他们如今还繁荣昌盛的原因,毕竟,捐赠给国家的数目不算小,就算在那十年,也没多少人敢动他们。而袁家,当时据说家主和另一脉的人出现了分歧。”
“袁家当时的大少爷,有一美国好友,就借着那好友,出国了,带走了袁家大半家财,而剩下主张留在国内的,却遭到了迫害,最后家财散尽,穷困潦倒,甚至在那十年,被百姓当做报复发泄的工具。”
“我先不评论那些人的好坏,但袁家留下来的这一脉,绝对比出国的那一脉,更有血性。”
“你应该也猜到了,大少爷那一脉,就是如今袁华这一脉。”
与心中的猜测无二,林小满愈发笃定,袁华回国,目的不纯。
“那王家呢?”
王家,与她村子里那一户,到底有多深的关系?
“王家,说来最神奇,王家原本应该是根基最深的世家,但没想到,垮台最快的也是王家。”
“他们家到民国,祖上抽大烟,早就把家财败光得差不多了。当然,这是对外宣称的,实际情况如何,我们谁都不知道。”
“王家分了好几支,在民国时期最出名的是王家大小姐,据说,大小姐极其聪慧,当时手底下掌管着数百余人,在抗战时期,更是以身殉国。”
“不过,与大小姐截然相反的,就是王家大少爷,那简直就是个败家子,和他爹一样抽大烟,嫖女人,逛窑子,赌钱,五毒俱全。”
“所以,王家败落很快,据说,最后连根基都没留下。”
那估计,入赘林家村的,就是大少爷一脉了。
“那,那位大小姐,当时有结婚吗?她是否留下了继承人?”
“谁知道呢?”
“当时大小姐,和袁家大少爷,是有婚约的。”
“结果,袁家那位贪生怕死,早早逃往美国,而大小姐,终身未婚,以身殉国。”
说起这件事,钱老都忍不住叹气。
大小姐在那个年代,算是巾帼不让须眉了。
若是不死,现在只怕也是一方老太君,还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那种。
“大小姐确实是个厉害的,她没结婚,也没留下后人吗?”那也太可惜了。
这样的女巾帼,在那个时代确实不少的。
比起那些风花雪月留名青史的女子,她更欣赏这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