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来不哭鼻子,遇到任何事都会试图与人沟通,不用哇哇大哭解决问题。
可是,孩子病了,瘦了,不讲道理了。想起儿子下午在屋子里撒泼打滚,仇恨地盯着自己,怪自己把他和皇爷爷分开,甚至发脾气砸东西,一拳捶上她的胸口时,她才知道什么叫疼痛。
自从被抱回长公主府生活之后,衣明聪就一直闹着要找爷爷和皇爷爷。
谢娴被他吵得没有办法,见公公镇国公也不在乎衣明聪是否倾近皇室,立刻就递了牌子,想要带着儿子去宫中见一见皇帝。
衣长宁养了快半年伤了,始终没能获得衣飞石的原谅,谢娴的感觉越发不妙了。
哪晓得她鼓起勇气带儿子进宫,却遭到了拒绝,皇帝根本无暇接见她,叫她直接去拜见太后。被皇帝软钉子戳了两次,谢娴就知道此路不通了。她倒也不想博取可怜,只是很为丈夫焦急。
如今衣明聪发热哭着要找皇爷爷,谢娴只觉得天赐良机,一时欣喜若狂。
哪晓得,结果竟然还是不见!
希望与失望在谢娴心中反复践踏煎熬,就在她渐渐地念着儿女都是债的时候,宫中又来了一道圣旨。太医院中最会医小儿病的陆太医被召回了醒春山房,因为,谢团儿生了!
谢团儿生了,谢团儿的儿子生病了,所以,她谢娴的儿子就得靠边站!
就得乖乖把最好的大夫让出去!
谢娴咬着牙看着匆匆离去的陆太医,长长的指甲无声折断。
第182章 振衣飞石(182)
谢团儿生了个儿子。这是个好消息。
谢团儿与衣飞珀的儿子身体不大好。这是个坏消息。
谢茂觉得,身体不好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不是病歪歪的、三两年就夭折,总可以慢慢调养。
他自己也是太后怀胎时思虑过甚,以至于出生后先天不足,花了快三十年时间以后天补先天,才逐渐养好。他很有经验,只要这孩子能活到开蒙懂事的那一天,健康不成问题。
目前,身体不好,倒是个可以让孩子养在宫里的好借口。
众人皆知崇慧郡主与镇国公世子夫妻不和,倘若二人和离了,谢团儿必然要回黎王府,如今二人仍是名义上的夫妻,孩子又病弱,谢团儿就可以顺势带着孩子留在宫中调养。
只要皇帝愿意,衣家和黎王府都没有反对的理由。体面还能比孩子活着重要?
孩子落地的消息才传出去,谢范就立马上表请求进宫探望。
皇帝还没表态,太后先出面拒绝,说孩子病弱正在诊治,待百日时,再让谢范进来看。
谢范才想起那是皇宫,不是自家后院。谢团儿生的固然是他的外孙子,何尝不是镇国公府的孙子?他要进宫探望,衣尚予去不去?衣飞珀去不去?两家人都急吼吼地递牌子进宫看孩子,把皇宫当什么地方了?
谢范上表被驳回之后,衣家也就不敢再吭声,莫说进去看,想送点东西进宫都不行。
怎么?看不起宫里的吃穿用度,还是觉得陛下娘娘亏待你家姑娘了?
谢范憋着一腔无处安放的父爱在府里转圈,底下人就说镇国公府来了十二辆礼车,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另有各色珍贵药材塞了个满满当当,是衣长宁亲自来送的。
衣飞珀如今看着黎王夫妇就腿疼,衣长宁呕血症好些了,就被祖父支使来办这差使。
祖父使孩儿来谢谢婶婶。衣长宁递上礼单,送来的东西全都是妇人用的。
谢范瞬间就懂了。
对啊!这东西送不进宫里,满腔的热情激动,可以送镇国公府的嘛!
镇国公府往黎王府给儿媳妇送了十二车贺礼,表示对儿媳妇孕功的看重感谢,黎王府也收拾了二十个车子,里边装的全都是小孩子该使的东西,送到镇国公府表示祝贺。人家镇国公府有小辈儿差遣,谢范觉得自己送过去特没面子,还专门叫谢圆出宫来亲自押车去镇国公府送礼单。
京中百姓又乐呵呵地看热闹,哎哟,好容易得了个宝贝孙孙,这孩子养在宫里,甭管祖父还是外祖父,谁也见不着,这两府在外边倒是穷激动个什么劲儿啊?
※
还是不见好。
衣飞石往日下差之前,都是不固定路线地巡视羽林卫防务,宫门下钥之后才会回太极殿。
如今他稍作调整,隔日就会固定去醒春山房探望一番,主要探望保保。
保保是谢团儿儿子的小名。孩子身子弱,想着民间都说贱名好养活,就先起个小名儿。
谢茂本想叫那倒霉孩子狗蛋、狗剩什么的,好悬太后撑得住,这才拍板叫保保。
谢茂被这个孩子烦得不行,三天两头生病,一会儿吃不进奶,一会儿发烧,一会儿又说要断气了五个太医轮班在醒春山房值守,然而,孩子症候凶险,做太医也不敢擅专,有点动静就得往上报,太后已经被折腾得病了一场,谢团儿不许太医再往上报,太医哪里敢呢?就来告诉皇帝。
太医盯着不算,衣飞石还常常去看。看完了就回来跟他唠叨。
烧了快九个时辰了,孩子太小,太医用药也顾忌颇多衣飞石进殿解了大衣裳,宫人服侍他换了鞋,他和往常一样坐在榻边,下人送来热汤饭和食案,他饿了得先吃些,我瞧着这也不是办法。五个太医个个都有想法,今日陆太医轮值,明日赵太医轮值,开的方子都是两回事。
匠作监今日才新送了十二套粉瓷摆件,粉青、粉黄、粉红、粉绿,样样清新可人,恰适合春日使用。谢茂亲自插了桃花瓶,就放在衣飞石身后的条案上,衣飞石丝毫没感觉到殿内扑面而来的春光,只顾吃喝顺便唠叨。
谢茂喜欢看衣飞石吃吃喝喝,也喜欢听衣飞石唠叨,可他不喜欢听衣飞石唠叨别人。
那叫一个大夫值三五日吧。
不喜欢归不喜欢,谢茂还是得耐心给爱人解决问题。
衣飞石想起那个瘦得只有他胳膊长的孩子,哭都没有声音,只会轻轻地喘,这是他见过最孱弱的婴儿,几个太医守着都是无精打采,个个都觉得这孩子活不长。他放下银箸,漱了口,说:叫赵医正主理,陆太医帮着守一守。一件事做主的人多了,反倒是个个都不相干。
开太平方了?谢茂瞬间就听懂了,他很惊讶地问,保保情况这样不好?
谢茂只看了保保一次,他觉得情况还行,几个太医保住孩子性命绝对没问题。
然而,正如衣飞石所说,给人治病绝不是大夫越多越好。
尤其是这种小儿先天体弱的毛病,一个大夫有一个大夫的想法,两个大夫的医疗方案可能完全相左。一旦碰到孩子确实身体特别虚弱,搞不好就要断气的时候,太医就可能开按照医书脉案而言绝对不会出错的太平方,哪怕孩子死了,那也是病死的,不是治死的,和我开的方子无关。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