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已作古多年,”而且你们也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乔斯年一脸惋惜,“我也没见过他。”
“那这活字印刷术?”
“我在一本游记上看见的,”见张松雪眼里闪着光,乔斯年连忙道,“乔家的书籍抄家的全被收走了!”
张松雪连连摇头,只道可惜。
乔斯年清了清嗓子说道,“我本来打算明天去找先生的,忘记派人去跟先生说了。”
“你说了我也要今天来,”张松雪从袖子里拿出几张纸递给乔斯年。
乔斯年一张张看过去,问道,“松雪先生和逸之是?”
纸上都是他准备拿去厨房烧掉的那本册子里的几首诗词,只有自己、靳云庭和方掌柜看过,总不可能是方掌柜抄给他的吧!
“我今天见过左雁归,”张松雪一脸和蔼,“你随逸之喊我先生不会错。”
乔斯年听明白了,靳云庭是想松雪的学生,他笑弯了眼,“先生。”
张松雪点头应了,转念问道,“毕昇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说多了容易露馅,乔斯年道,“游记上只说他是作者遇见的一个精通雕版印刷的工匠。”
“那人也是个心盲眼瞎的,估计只当趣闻记录下来了。”张松雪道,“雕版印刷最大缺点就是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较长时间,也加大了印刷的成本,所以印刷的书籍都很贵,导致很多学子买不起书,不得不借书抄录。”
“活字印刷术简单灵活,方便轻巧。只需要雕制一副活字,则可排印任何书籍,活字可以反复使用。虽然制做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后排印书籍则十分方便。”张松雪又道,“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墨后容易变形,你那一套字模用不了多久。”
“先生都说到点子上了,”乔斯年真心佩服,“游记上写到毕昇先生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画突起的高度像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但对我来说木块更加简便易得,就刻了这套木活字字模。”
张雪松看过字模的木块,不是新切割出来的,想起左雁归赞叹乔斯年心怀万民博施济众,也不问他藏了活字印刷术多久,还很欣慰于他懂得保护自己,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是教会书肆,还是献给朝廷,或者两者皆而行之。
“我是这么想的,”乔斯年伸出右手,大拇指在中指和食指间来回的摩擦,“趁着科举多印些往年的试卷大赚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