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郡王忙道:我没这么说,只是这也太巧了些。
于星诚面色不变,道:郡王说的是。所以,我明日便要上书,请皇上下令诸藩当地官府协同王府长史,彻查各王府名册,看近期可有失踪内侍人口,如若有,那就要请该藩做出解释了。
延平郡王的脸色相反,立刻变了,他勉强压抑着,笑道:宪台的意思,难道连我们蜀王府也要查?
于星诚道:当然,郡王不要见怪,本官没有别的意思,只是焉知不知外鬼来,串通了家贼呢?都查一查,去个疑,王爷和郡王以后住着也放心些。
宪台真是勤勉认真之人,过好一会儿,延平郡王才挤出来句话,不过,何必如此大动干戈,为我一人,搅得天下不宁,王叔们知道,都该怪罪我了。
查别人还罢了,连他家都查,谁愿意啊?各藩争储,谁府里没点不好说的,不怕被查出这个,也怕被查出那个啊。
于星诚向北拱了拱手:只要皇上首肯下令,不费多少事,官府就地查证便可,不需另行从京里遣人出去。
延平郡王听他说得真真的,额头上不由冒出点汗急的,皇帝怎么可能不同意?有个借口摸一摸诸藩的底,他巴不得,于星诚这封奏章只要一上,就没有不准的理。
他急得道:不用,真的不用
一时连韩王也不敢咬了,转而道:这阉人也未必是从王府出来的,说不定是谁家私蓄的,诸如有些地方豪强,胆大包天,朝廷严令禁止的事,他们买通官府,照行不误。他们干出这样的事,更有可能。而不说我们府里,就是我两位王叔,我听闻也都是慈善暄和之人,我虽不曾见过,我父王常日夸赞,想来断不至于残害我一个晚辈。
于星诚听了道:郡王当真如此想吗?本官觉得,还是查一查的好,到皇上跟前,本官也更好回话
延平郡王忙道:当真,当真,宪台还是去查别的途径,说不定另有收获。
于星诚见他态度坚决,这才点了头,道:郡王说的也有道理,如此,本官再想想。天这样晚了,我就不打搅了,请郡王早些安歇。
延平郡王亲自下床把他送出去,路上又敲两句边鼓,让他不用想了,赶紧把上这种奏章的念头彻底打消掉。
于星诚不置可否,在他不放心的目光中领着人走了。
**
镇海,依你之见,蜀王可有贼喊捉贼的可能?
回到房里后,于星诚一边脱衣服,一边问方寒霄。
延平郡王那个反应正经还挺可疑的,一副很怕被查到些什么的模样,不过方寒霄摇了摇头,写:他如行此招,与其陷害韩王,不如陷害潞王。
韩王本来就是弱势的那个,以亲儿子为筹码不打压更强劲的对手潞王,去折腾本来几乎都不算入局的韩王?从情理上说不通。
于星诚见了赞同:此言有理。那么,是潞王了?
如果动手的是潞王,那他是一次搞两个,杀蜀王子嫁祸韩王,撇开那把他们都没放在心上的长枪不算,从受益人上来说,潞王所得好处最多,他的嫌疑也就最大。
方寒霄想了想,仍旧摇头,伸手点了点自己的喉咙。
从五年前算起,这里面的受害人不单有韩王蜀王两系,还掺了一个他。
凶徒里有阉侍,那么这伙人作为刀头舔血游窜江湖以杀人为业的杀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只可能是出自某方势力的私自蓄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