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页(1 / 2)

陛下如今正yù扫平诸国,诸国或积弱、或势小,多有能人异士举棋不定,陛下正是要竖立明君典范的时候。莫说赫连定真的是带着国土来降,便是没有,陛下也要做出足够的诚意来给诸国看。若是对待屡屡对抗的死对头都能真心相待,那真正归附的属臣就更不用多说了。到时候我国真的和其他国家征战,怕是这些想要归顺的他国大臣就能起到想象不到的作用。

为了换个老板而怂恿自己的boss跳槽的大臣还少吗?

北方十六国曾经都是互相跳槽来跳槽去的、

退一步说,赫连定曾经经历过那样的惨事,心中必定留下了巨大的创口,对待君臣jiāo往也不会付诸全部的信任,他会归顺,一来是顾及家人,二来是权衡之后发现归顺才是最好的路子,对待陛下有多信任、多有归属感却是未必。

她笑了笑,拍了拍拓跋焘的马屁。

但我们的陛下却是一个和赫连昌完全相反的君主,不但仁慈豁达,而且对臣下十分信任,这是为君者最让人容易拜伏的一个特质。若是陛下折节下jiāo真的能把赫连定的心捂热了

她想起那个孤注一掷千里奔袭的将军,一时间生起英雄惜英雄之qíng。

陛下,若是真能让他归心,赫连定当年如何效忠夏国,就能如何效忠魏国。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纵然一时心冷,可本xing是在那里的。他有心胸有能力,又是夏国的支柱,善待他百益而无一害,只不过会有一点风险,值得尝试一下。

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是如此,面子这东西重要吗?我再尊敬乞伏暮末,他能扶的起来?他能效忠我?我不尊重效忠我的人,还要尊重什么?

拓跋焘被贺穆兰说的眼睛连连大亮,恨不得冲上去拉着她的手亲上几口。

而一旁的古弼、崔浩和几位鲜卑要臣对视了一眼,互相换了换神色,都对之前只能默默听之的贺穆兰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感到诧异。

说是脱胎换骨也不为过!

难道真是被佛门高僧点拨一二,开了灵窍?

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原本不信,如今却是信了。让平城年轻人jiāo口称赞,花将军果然是有独特的心胸。崔浩嗟叹了一句,想到自己那个还不知道要□□多久的弟子狄叶飞,忍不住又道:这世上,以qíng出发而不是以利先行的人,实在是不多了。

贺穆兰矜持地连称不敢。

古弼也想到了自己的小弟子若gān人,若gān人对花木兰惊为天人,三句不离我家火长,拓跋焘也对花木兰如此信任,这人以一介寒门之身跻身于朝堂之上,就连拓跋焘商量这样的大事都请素和君召他前来,就算立于末座,也值得人推敲了。

加之花木兰并不恃宠而骄,说话也言之有物,更是对拓跋焘的胃口,不但如此,征战也好、比武也罢,都证明了整个人有当世难及的武艺和作战能力,这样能文能武的年轻人,再多几年磋磨,确实不知会走到何等高处。

所谓潜龙在渊,不可小嘘,便是如此。

拓跋焘兴高采烈,库莫提似乎也被说动了,崔浩一直是支持拓跋焘的,古弼见独木难支,只好也跟着妥协,所有人开始详细商谈起迎接赫连定的细节。

这些就不是贺穆兰能cha嘴的了,她对这些行政规划和安排完全不懂,这也不是见识能弥补的,于是继续保持她一贯的谦卑学习的态度,完全不cha嘴的在一旁听着。

而这种言行更加让诸多达官要臣认定了她是个不骄不躁的稳重青年,对他也愈发和颜悦色。

汉人和鲜卑人如今虽有摩擦,诸多派系之间也有利益矛盾,但北方未平,内部其他胡族也多有摩擦,总体上来说是小事上互相使绊子,大事上从不出岔子,总是能一致抱团对外,办事效率也快。

只要拓跋焘提出来的意见被采纳,或大臣提出来的意见被拓跋焘采纳,诸多大臣集思广益、各司其职,很快事qíng就被分配下去,各就各位,极少拖拉。

没过一会儿,殿上走了不少大臣,都是去忙各自要司管的事qíng去了,只有崔浩和少数几位大臣留了下来。

崔浩留下来,却是为了另一桩事。

陛下,听说你把天竺而来的高僧昙无谶留在了宫里?这位是北凉来的使臣,将他贸然留下不利于两国的jiāo好,最好还是送回使馆才是吧。

崔浩笃信道教,又和寇谦之结盟,寇家是河南豪族,崔家借着寇家的声望又拓展了不少势力,两者互相有所倚仗,是不可能看着拓跋焘往佛门方向倾斜的。

最新小说: 征服宇宙从蛋壳开始 缘华 正当关係 JOJO-暗杀者 伊底帕斯的诅咒 【名侦探柯南零她同人】荼蘼 如果传说是真的 [柯南同人] 名柯五人组重生后在酒厂相遇 【特传同人】消失的传说 [综漫] 御幸君大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