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尚书想了一下,补充道:“臣以为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若是冯校尉南下驻军澎湖,便不能再归京营管辖,而应调任兵部。”这话也合理,京营负责皇城安全,直属京营节度使管辖,京营节度使之上,则只有皇上可以调派指挥京营官兵;而全国其他驻军,皆由兵部统一调派。若是京营的将士可以直接调任其他省份,那日后两部相争,也是后患无穷。
贾敬当然也不会反对这个,依旧是‘臣附议’三个字。
接下来,太宗皇帝让兵部尚书回去拟定了此事的各项细节,再写个折子递上,也就是了。于朝廷而言,澎湖驻军是大事,但是五品官的安置和归属却还不值当在朝会上讨论。
这个事也该兵部尚书安排,不过却叫兵部尚书犯了难。按严尚书的意思,澎湖都是个不值得驻守的小地方,冯景驻守一个澎湖,官职给太高了不合适,但是冯景是立功回来的,给太低了也不好。
不过这些都是严尚书的事了,朝会上没别的大事商讨,太宗皇帝便示意戴权宣布退朝。
让冯景去兵部任职,贾敬到没觉得有什么,确实京营的手也伸不到地方上,水师里只要有京营出去的嫡系就成。但是让严博天给冯景安排职位,贾敬不太放心,于是回家之后也字斟句酌,写了一张奏折。
折子的内容无非是冯景乃自己爱将,但是若朝廷需要,将其调任地方,自己无条件拥护朝廷决定。但是冯景无论如何都是立功回朝的,安排在地方的官职,应当比现在高,否则到了地方,恐地方官员轻视他不肯配合其差事,操练水师的事难以开展。
一般来说,如果京官和地方官同品级,会默认京官略高一筹的。甚至有些职位,京官调任地方的时候,就是略升了品级,都会被认为是明升暗降。
冯景是京官,调任澎湖那等不受重视的地方,若是没升职,地方官员只当冯景是受了贬谪,日后工作自然不肯配合。这些潜规则,严尚书心知肚明,贾敬也一清二楚。当然,吏部尚书也知道里头的弯弯绕,所以但凡是受重视的官员调任地方,都会加衔。
所以,关于冯景到澎湖驻守后的官职安排,前后两道奏折摆到了太宗皇帝的龙案之上。
严尚书的提议是让冯景驻守澎湖,但是品级和泉州守备同级,也就是平级调任。严尚书觉得自己已经考虑了冯景的品级和颜面问题了,不然澎湖那个地方,哪里值得派遣一个五品官去?
太宗皇帝看完两道奏折,直接宣了文丞相、吏部尚书、严尚书和贾敬入宫商议此事。其中的唇枪舌战不必细述。因为太宗皇帝的本意就是在此事上有所作为,贾敬自然占了上风。
最终议定冯景任泉州知府,总揽泉州打小事务和水军操练一事,原泉州知府调往别处。如此一来,冯景肯定不会亲自驻守澎湖的,但是澎湖本就属泉州下辖范围,冯景自然会对澎湖的治理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