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以外,庄上还有木工铁匠;擅长量体裁衣的裁缝,主动帮陈宁宁制衣服的绣娘。
就连给陈母安排的那做饭的婆子,也不是简单人。据说能独自做一整桌席面。
面对这些技术人才,陈宁宁都觉得自己这边小才大用了。
不过那也没关系,等他们的农庄做大做强,做成连锁之后,陈宁宁定会给每个人找到合适的岗位,让他们发光发热。
不管怎么说,如今猪圈还得先建起来。
曲老爷子叫齐了人,又对陈宁宁说道:“有什么事情,姑娘吩咐他们便是。”
陈宁宁点了点头,拿出老总的气势来,一脸严肃地对那些人说道:
“咱们今年的小目标是先把养猪场建立起来。不是那种普通猪圈,我想这样来。”
说着,又把拿出了提前画好的计划图,给众人看。
陈宁宁私下里也曾练过毛笔,只是那是积年累月的活,一时半会,她也用不好毛病。
再加上,曾被宁信嘲笑过她的灵魂画作。陈宁宁这次干脆想办法弄了些柳碳条,用木尺比着画出了比较工整的工程图来。
这样一看,简单明了,任人都能看个明白。
陈宁宁想做可循环生态农庄,所以第一期养猪场也必须先做好预备工作。这样等到了第二期,才能方便扩建。
可能是这些想法实在太过新奇。一时间,这些能工巧匠们也未必能理解。
陈宁宁少不得,又拿出第二批工程图给大家看。
众人听得一知半解,对陈宁宁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感到惊叹的同时,却又忍不住心生怀疑。
他们实在不能理解,想养猪大可以直接像野猪那样,赶上山吃草就完了。
就算要圈养,草草搭个猪圈,别让猪跑了也就完了。
何必还要要想着如何收集猪粪,把猪粪发酵再做成肥料?还要欲留下鱼池?
偏偏陈宁宁好生耐心,一点都不嫌麻烦,掰开揉碎,给他们解释。
大家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她都能解释得一清二楚。
有人忍不住想跟她争辩,陈宁宁这边也不着急,慢条斯理的,总能说出几分道理来。
实在听不懂,她也能拿出纸,现场画出图来,给大家演示。
到最后,那些能工巧匠们反而开始佩服这年轻小庄主来。
原来,陈宁宁并不是一时突发奇想,便把众人指使得团团转。
这些东西她自己早已不知道弄了多少次,画了多少图,查了不少书。
所以,才能对一切了然于心。
到最后,甚至有人开始觉得,像陈宁宁说得那样,把一座农庄建得像花园一样漂亮。不脏不臭,形成一个“自然循环”。到时,再请人来园中游玩赏景。也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