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扫视了一圈儿底下众人,又再微笑:三嫂与四妹,两位莫不与我同席,今日不是宫宴,我也只是个宾客,不需这么多拘束。
这是在招呼童氏与韦太夫人,有意显示亲近。
如此场合,太夫人就算对太后这番假模假样十足腻味,却也不可能拒绝,只好遵令移座。
太后又看向除贺湛之外,厅堂中唯一那两个男子。
两位是
莹阳真人代为回应:是莹阳旧友,杜长淘与李由在,两位都善丹青,故今日特邀前来相助评断。
我依稀记得两位曾深受先帝赞诩,任过翰林供奉,似乎杜君还任过朔方令?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太后微微颔首:两位才华出众,而今圣人正是用人之际,还当用心辅佐。
翰林供奉有别于翰林学士,一般不负责起草诏书,类似于御用文士,职责是当天子诏见陪同赏游玩乐时,或者吟诗作赋,或者抚琴助兴,虽然根据天子性情不同,可能也会被问及民政等务,但基本上不会涉及国政,更称不上权势,太后竟然一语道出两人曾经任过翰林供奉,甚至还记得杜涛任过朔方令这岂不是明晃晃的在向众人显示,无论是德宗朝,抑或眼下,她都有涉政之权?
不过太后也就点到即止,很快将主动权交还莹阳,听她宣布规则。
第一轮,是由应试者呈上画作,自诉优长或者不足,两者兼之也并无不可,由莹阳、杜涛、李渔择出十幅入选,再以抽签促对的方式,让签同者互相指出对方画作优长抑或不足,但这回只能择其一,不能褒贬同说,最终由莹阳择出两人,进行第二轮总决。
也就是说第一轮,就会淘汰一大半。
并且这规则偏向,技法似乎尚在其次,倒像是考较口才。
绝大多数闺秀如坠五云雾里,不过长辈们倒有些品度出意思来。
大概莹阳真人是要看品格脾性。
太后当然对这规则不置意见,只微侧了脸问韦太夫人:今日是带七娘应试?
太夫人直言不讳:是七娘庶妹十一娘。
竟让庶孙女应试?太后不由挑了挑眉,怀疑她这位妹子应当心里还有戒备,不愿意让嫡孙女受她青睐。
尤其是当太后问得十一娘只有五岁后,越发笃定,意味深长的看着太夫人:我记得七娘似乎刚满十岁,仿佛与烨儿年岁相近?就是要吓吓这个妹子,以为不让孙女应试就能万事大吉,她倘若想要赐婚,躲在家里就能跑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