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曹节的心情极为舒畅,身体也好了许多。于是曹雍就更加得意了,得了重赏不说,在曹家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已经俨然是曹节以下第二人了。每当曹节有委决不下的事儿,总要找曹雍来问问,曹雍也争气,三言两语总能解决。一来二去,曹节不禁在皇帝面前感慨:“老奴若是早听了曹雍的话,很多事儿就不会做错了。”
三说两说,皇帝也开始注意起曹雍来,几件事儿下来,觉得这人不错。一旦给皇帝留下了好印象儿,曹雍进宫的次数就多了起来。皇帝是把他当作本家兄长来看的,召他进宫就是聊聊天说说话而已。曹雍何等聪明,谨守着自己的本分,皇帝不问他就不说,皇帝问啥他就答啥,偶有疑问,三言两语便能切中要害,却从来不做结论。
这一天,皇帝又召他进宫,聊了几句后皇帝忽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曹雍,九原大战你曾身处危城,可以说整个洛阳城最了解鲜卑人的就是你了,你说这鲜卑人打得打不得?”曹雍立刻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双膝跪倒:“陛下,此乃大事,该问育阳侯和三公九卿,怎能问小臣?小臣何德何能怎敢贸然回答?”
这里面的门道儿曹雍清楚得很,起因是九原那一仗打胜了,破鲜卑中郎将田晏看得眼热,上书请求北征。作为田将军的亲密战友,与田将军同为段颎老部下的护乌丸校尉夏育自然随声附和。正在朝中闲得无聊的段纪明也颇有些心动,正在谋求挂帅出征。这里面还有育阳侯曹节的亲密战友中常侍王甫王常侍的戏份儿,田晏可是通过贿赂王甫被任命为破鲜卑中郎将的!你的人,我的人,各自靠山的人???绕来绕去支持的是小半个朝廷,反对的也是小半个朝廷,他如何能多言?又如何敢多言?
皇帝挥挥手:“起来,莫要来这些虚的,朕这几天烦透了,就是因为这件事儿。廷议了好几次,每次都吵成了一锅粥,就是议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中官说打,清流说不能打,张然明说不能打,段纪明说能打,王常侍说能打,大长秋说无所谓,袁逢、袁隗兄弟俩说我们俩听陛下的,陛下说打就打说不打就不打???你说说,朕能不心烦吗?朕实在是委决不下,找你来并不是问你该不该打,是让你帮我理一理,你的理路朕是清楚的。”
皇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曹雍哪里还敢托词?他坐起来想了一下才开口。“陛下,这打仗儿的事儿,小臣在九原看了多日才看明白几分。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卫霍北征匈奴之时,武帝倾全国之力支持,光民夫就动员了百万之多!世人只知卫霍之功,却没人想到最大的功臣非武帝莫属!打仗首先打得是钱粮马匹辎重,九原大捷之所以能打胜,就是因为鲜卑人长途奔袭,没有多少粮草。这一点儿还被侯成给烧了个精光,最后才不得不退兵。吕布曾言,这一仗是险胜,做不得数的。鲜卑人撤军之时,尚有六千骑兵,吕布使劲花招,用尽计谋,才堪堪斩首六千四百,这里面倒有一半儿是追击时砍的首级。”
皇帝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他看得都是枯燥的文字,哪里听过如此娓娓道来的故事?自然是兴致盎然。“这个朕知道,你继续说。”“说实话,打有打的好处,不打有不打的好处。檀石槐欺人太甚,也该教训他一下,让他知道一下大汉的厉害。这就是打的好处。可是万一打输了,鲜卑人就会变本加厉,反过来入侵并州,到时候我们是两头受气。这就是不打的好处。小臣以为,打还是不打,要看能不能打得赢,退一步说万一打输了,大汉能不能守住并州,尤其是河套。”
皇帝双眼眨巴着,显然这句话说到他心里去了,片刻后皇帝定了定神示意曹雍继续。“匈奴不好打,鲜卑更不好打,为什么这么说?鲜卑人全是骑兵,一昼夜能跑二百里。换了我是檀石槐,汉军一出塞我就跑,汉军步六骑四,追不上我。等汉军粮食吃没了,我就回来包围你。打仗要是这样打,还不如不打,这是白白送死。如果汉军都是骑兵就会好一点,起码能追得上。”啪!皇帝一拍几案:“你说的对!朕最担心的就是打成这样!出塞的人少,就伤不了鲜卑人的根本。出塞的人多,鲜卑人就会跑,汉军又追不上,那就搞成了武装游行。”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