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常山郡,也称恒山郡、常山国,自从战国以来,一向为幽并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常山之名,最早出现在战国策中,当时属于赵国,赵孝成王十一年,赵国开始在常山筑城。赵孝成王在位之时,遭遇长平之败,赵国元气大伤,但是他立刻幡然悔悟,联合其它五国,终于战胜了亲军,保住了赵国。从这一点看,赵孝成王也勉强算得上明主了。赵孝成王所看重的,便是常山的战略地位,可以东扼燕国、齐国之咽喉,保住赵国的东疆无虞。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攻灭赵国之后,设恒山郡,但范围较小,不包括北面的(古)恒山,治所设在东垣县。高帝百战百败,借助汉初三杰的力量,终于在垓下一战大获全胜,使得楚霸王自刎,然后东征西讨,将异姓王尽数消灭,天下便又归于一统了。
汉承秦制,恒山郡仍然称之为恒山郡。之后,为了避汉文帝刘恒讳而改称常山郡,而且范围扩大,北至恒山,南至逢山、长谷。武帝元鼎四年时,分郡治真定县(即秦朝东垣县)附近的四个县为真定国,常山郡的郡治向西南迁移到元氏县,统县十八,隶属冀州刺史部。史记?孝武本纪:“常山王有罪,迁,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而以常山为郡。”
武帝雄才大略,好大喜功,要做古人所未做之事。在他在位之时,正式创立了五岳制度,只是到宣帝之时,才得以正名。汉书?郊祀志载,汉宣帝神爵元年颁诏,确定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此恒山为古恒山,即大茂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
为避汉文帝刘恒讳,把(古)恒山改名常山,曲阳、唐县南部区域即为文帝是的常山郡,元氏即是常山郡治所,后曾多次迁址,最后迁之现正定县。故尔,常山郡所有的“北岳恒山”,并不是今日的“北岳恒山”,两者之间,相距甚远,后人以讹传讹,经常有所误解。
光武帝建武十三年,将真定国并入常山郡,改称常山国,与周围中山国、赵国、巨鹿郡之间的辖境发生一定变化,统县反而减少到十三,治所仍在元氏县。常山郡位于河北,冀州刺史部西北,西接并州,北连幽州,是实打实的“四战之地”,自古以来,便为兵家必争之地。在两汉时期,先后就有十三位皇子皇亲被封为这座古城的常山王,都是因为常山太过于重要的缘故。名山重城,四战之地,非皇子亲自固守,则人主不能得以安枕于卧榻之上。
建武四年,光武帝刘秀带兵来到常山郡,平定渔阳太守彭宠和琢郡太守张丰的叛乱,驻扎在古城郊外的万年村。皇后阴丽华,当时尚为贵人,随从光武帝出行,生汉明帝刘庄于此,故该村当时名为万岁村。后人还建立了汉明帝的始生堂和阴皇后的梳妆楼以表纪念。
章帝刘秀的孙子于元和三年北巡,到常山郡元氏县舍正堂祭祀刘秀,又到万年村始生堂祭祀刘庄。西汉元鼎三年,出使西域归来的张骞曾经到这座古城巡视。献帝初平二年七月,赵云赵子龙受常山郡人民推举,就在这座古城率领常山郡义兵南下,目前正在徐州。
常山国既然如此重要,洛阳朝廷和大司马自然不会等闲视之,特地安排了心腹人坐镇元氏县。此人非是别人,正是太原王家家主老王述的次孙、河南尹、户曹篆王隗的次子王凌。自从数年前的抢班夺权一事之后,王凌便被老王述关在了老家之中,每日里跟随自己力田。白天力田,夜晚读书,讲论经义,直到半年前才被老王述放了出来,就任常山国相。
读书养气,砥砺农事,数年来如同墨家创始人墨子一般的艰苦生活,给王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烙印。他的肤色完全变成了古铜色,身躯壮健,手脚粗大,胳膊壮得就像常人的大腿一般。如果不是双眸中不时闪烁出的精光,即便是近在咫尺,王凌看上去也只是个寻常农夫。
数年的艰苦生活带给王凌的不仅仅是强健的体魄,还有坚韧顽强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这数年来,在力田之余,王凌也颇读了许多书,读得比较透,比较深入。以前的那种目空一切的新硎初发之气早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静内敛、踏实勤谨的循吏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