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父和尉母也惊讶了下,不过看老爷子不动如山他们便也没有任何反应。尉母怎么想的还不知道,但尉父却在心中叫了一声好。
儿子这招真不要脸,咳咳咳,真有谋算,比老子当年还强。
于是,当老爹的眼观鼻鼻观心,安静地和妻子一起在背后当背景板。
见这两人这番姿态吕不韦自然知道他们靠不住,他又看向了跪在他们面前求嫁的尉缭,只觉得头疼欲裂,心里头转了一圈的话却发现怎么拒绝都能够被接下来,一时之间非常语塞。
先秦时期民风开放,女子离婚二嫁三嫁都是常事,而且生过孩子的女人因为有过生产经验,反而比起云英未嫁的小姑娘更受欢迎,甚至于在一些偏远地带,还在流行走婚制。
这主要是由于秦国人口不足,生存环境恶劣,以至于男多女少,加上秦国早期和戎族混居,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了戎族女子主家的影响。秦国女人的地位非常高,一般来说女主人在家族中的位置和话语权仅次于家主,甚至比年轻的继承人的地位都要高。
因此,在秦国,女人大胆追求男人要求嫁给他的事情并不在少数。
当然一般来说女人都找上门来了也很少有被拒绝的,偶尔有拒绝的也多半就是一句年轻人的事让年轻人来决定。但他们这没法说啊,这事让儿子做主不就是要把人娶回来?但是答应又是不可能的,吕不韦一向机灵的大脑都有些运转不过来了。
吕夫人在这时候却是撑住了场子,秦国婚契并无男男成婚
她刚说完就觉得不对,果然,尉缭便接了一句,婚契并未规定只可男女。
吕夫人一顿,然后脑子快速过了一遍她往日并未仔细看的相关部分,眉头一皱,好,好像的确是没有这个规定!!
吕夫人当下就瞪向了丈夫谁编的秦法?连一男一女才能成婚都不规定吗?你怎么也不注意着点?!
吕不韦被妻子瞪了一眼也有些无辜,这这这,这谁会想到还有这个漏洞,谁来结婚的不是一男一女?这是常识啊,在律法上加这一句可不就和说只能人和人成婚一样无聊啊!
旁观的异人亦是惊讶地咦了一声,他看了眼赵姬,赵姬面上也挂着惊愕,显然,这对夫妻也从未注意过秦法还有这个漏洞。
但漏洞不可怕,漏洞被人抓住就十分可怕了,现在尉缭显然就是想要冲着这个漏洞走。
秦法严苛,条条框框颇多,但以法治国另一个对立面就是法律没有规定不能干的事情就等于可以干。
毕竟秦国并不像别的国家还有伦理道德作为辅助治国手段,而秦国的律法便是全部,最高律法解释权和豁免权就在秦王手里,而秦王刚刚表示自己不!插!手!
如果秦王不插手,那自然是跟着法律走啦,那岂不是说他儿子真的可以把尉缭娶回来?这太荒唐了!吕不韦感觉自己的头发都要炸起来了,他双目圆睁瞪着台下这个年轻人,瞪着瞪着,他恍惚间忽然想起对了,尉缭,尉缭他是荀子的弟子,而荀子当年可是稷下学宫第一嘴炮。最擅长以他人之长以制人。
而同时,这丫是尉家子,据说自幼修习兵法。
是了,他们家儿子第一次遇见尉家子时,可不就是少年尉缭一人独战群儒之际吗?当时这孩子才多大,九岁还是十岁?当时他的对手可全是成年人,他记得夫人说过这小子是硬生生一人一句将人驳倒后才将吕安带回来的。
只是因为这些年尉缭全力向兵家发展,武力值超群,加上平时大多数时候都是儿子出面,尉缭隐在背后,让他们完全忘记了这人有多难搞。
吕不韦皱着眉,一时半刻间竟不知道该怎么拒绝这事,他现在的感觉颇有些进退两难,只能捂着额头道:尉小郎,你先起来,此事事关重大,吾总得问问安儿的意思
他话还没说完大腿就被人扭了一下,吕夫人面上挂着端庄的笑容道:此事前无古人,我们夫妇一时之间着实难以判定,不如还请尉小郎等待片刻,让我等以大礼祭拜祖先,请先人示下。
她这话一出口,众人齐齐一愣,等反应过来后看着吕夫人的眼神立刻都佩服了起来。现在是春末,要大礼祭祀得到冬季,那时候尉缭早就去了蜀郡,人都不在,祭不祭还不是吕家人说的算。
退一万步,就算吕家人开祭了,难道吕家的先祖还会赞成自家子孙娶个男人回来?退万万歩,就算吕家祖宗同意了,有了这个时间的空挡,吕不韦就能抓紧时间给秦法里头添上一句非一男一女不得成婚。
到时候就算祖宗们同意了,秦法也不允许他们成婚了,难道两个孩子还要违法不成?
高,吕夫人这一策确实是高。
吕夫人目光直直地看向跪在堂中的尉缭,甚至露出了一抹笑,非常有恶婆婆的风范,尉小郎,还请先起。
尉缭面无表情,眉头却微微蹙起,有几分懊恼。
这确实是他失算,吕家是卫国人,卫国并不重巫卜,吕家自然也没有这个习惯,因此他在筹算时确实将这一点给算漏了。但也不是无法破局,心念电转之间他正要开口,忽而听到门外来报荀子来了。
作为两个孩子的先生,这时候上门来的原因显然十分明确。看了眼有些惊讶的尉缭,吕夫人顿时眉头一皱,在心中暗骂家中臭小子胳膊肘朝外拐。
吕小安,你长能耐了啊,有本事就别回来了!
第231章 大国崛起(14)
哈啾!吕安打了个喷嚏, 他摆了摆手示意不必担心,搓了搓鼻子后便又投入到无休无止的文案之中。
不是他对自己的身体不上心, 而是这些日子以来, 打喷嚏已经是他的家常便饭,谁让他做的事情太招人恨了呢。
秦人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东郡人数的重新统计以及田产划分。又因为赵政说了一句皆为黔首, 以至于原来魏人拥有的奴隶也都离开了,这自然戳到了当地魏人的利益。
秦国没有规定平民可以拥有多少财产,却规定了可以拥有的田产以及房屋建筑建制,于是现在还留在东郡的一些乡绅富户不得不在小吏三天两头上门的催促中赶紧将田产进行甩卖,亦或者赶紧分家以保留尽可能多的财产。在这期间, 损失是必然的。
同时,魏国那些人还要抓紧时间推举出县内有名的贤人给上头。在秦国人的有意为之之下, 盘根错节的家族大势力基本都被聚在一起, 以至于原本大家都以为不会有问题的推举活动成为了一场打飞狗脑子的内斗。
魏国人纷纷表示,凭什么推荐你家的人?我家的就不行吗?
最终秦人观望了几轮撕扯后只能无奈表示:好吧好吧,既然你们没法自己决定,那就选举叭。大家把认为有才能的推举上来, 然后全县一家一票,来进行选举。
这样足够公平了吧?
看似的确是公平了, 但不要忘了现在的东郡可不是过去的魏国二十城。
秦国的分户制度在东郡出现了两极化情况, 家有的田宅和房产依定门户之人而定,也就是说同样是一家人,一家三代为一户和一代人为一户分到的田产数目是一样的。
在如此利诱之下, 魏国的民众们自然积极分户。
而豪强则不然,为了保有主支的威慑和利益,他们都是尽可能分得足够小,想以此法保存实力。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