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知道秦家人的身材体型,但是秦放离家四年了,弟弟妹妹也都长大了。杨海燕想了想,觉得还是给他们准备布和棉花方便,这样自己做衣服,大小才合成。
买布的话,对两个妹妹来说,淡紫色比较合适。淡紫色不是很挑肤色,皮肤白的、皮肤黑的人,都可以穿,因为按照季节性皮肤来说,紫色是适合秋季皮肤的,也就是黄皮肤。两个弟弟倒是方便,学子蓝就好。如果弟弟在读书,这个颜色很符合身份。如果弟弟没在读书,还没弱冠的小子穿这个颜色也适合。
最后是秦父、秦母、秦爷爷、秦奶奶,四个人都是藏蓝色的,秦父和秦爷爷是全色,秦母和秦奶奶是藏蓝色底,还绣了花。至于秦放的其他血亲秦家叔叔们,就没有这样讲究了。
秦放对买东西不了解,他就陪在杨海燕的身边,听她挑颜色、听她向女掌柜打听,心里暖暖的。
买好东西,都交给秦放这个大块头拎着,两人就回家了。
回家后,开始写家信。
写好信,两人把信和给秦家人的东西捎去镇上的驿站。一般来说,镇上是没有捎物件的驿站的,那都是县城才有的。但是这处的镇不同,因为军营就在附近。每处军营附近都有驿站,也方便军营传达军情。
驿站非常的严谨,把杨海燕准备的东西放进箱子里,然后箱子贴上封条。
杨海燕第一次看到这个,没有想到驿站很正规,这种程序跟现代的快递有些类似。
从驿站回家属院,吕嫂子来叫人了:“海燕,去大花家帮忙了吗?”
晚上是去韩臻家吃饭的,杨大花在昨天就叫了吕嫂子一起,所以这会儿吕嫂子来叫人了,又因为韩臻不在,所以秦放便没有去,在家里看书习字。
杨海燕:“大花姐,在吗?我和吕嫂子来了。”她也拎着篮子,篮子里放了碗。
杨大花:“在在在,你们来了,快进来。”
杨大花也弄了两桌,参照杨海燕的,一桌是女宾桌、一桌是男宾桌。不同的是,杨大花的菜不是自己做的,而是酒楼里定的,因为杨大花厨艺实在普通,如果自己做,她担心韩臻在同僚里丢脸。叫杨海燕帮忙的话,那么多个菜,她也不好意思,所以干脆自己在酒楼里定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菜都定了,比如红烧猪大肠,杨海燕教过她,她就自己做了。比如,排骨汤,炒白菜,这种简单的菜,她也是自己做的。
除了菜的数量她参照杨海燕的,就是点心也参照杨海燕的。甚至小红袋,她也准备了。他们一前一后叫人吃酒,如果相差大,韩臻会丢脸,所以为了自己的男人,杨大花还是很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