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准备走了,瞧他这样,到底又道:王爷您就放心吧,真的没人能伤到我们公子行了,您也别说什么天下之大了,我走了走了!
芳菲赶紧溜了。
姬泱在书房深思许久,叫来自己的鬼,叫他们好好盯着姬澜的府邸,任何一个进出他府中的人,都要仔细盯着。
他从前也自以为天下之大,无人比得过他。
直到自己被陷害,差点儿死,才知道那些所谓的自以为多么可笑与自大,后来他又遇到那么多事,给他最大的教训便是,永远别以为任何事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哪怕是神仙,也有陨落之时。
姬澜既然认识修士,修士既能将姬淳藏起来,总有几分能耐。
兴许是他给小鬼写话本写多了,也给他读话本读多了,书中常有阴狠道士出没,不知不觉便受了影响?但愿只是他多想。
姬泱摆在桌上的拳头握紧,不论如何,谁也不能伤到镜。
他起身,往后头镜心阁去。
一进去,芳菲与蕴蓉在分线绣花,笑着说话,倒是如往常那般恬静,见他过来了,也纷纷起来。
他呢?姬泱纳闷,往常这个时候,小鬼大多是在看书,近来常捏泥娃娃。
公子睡着呢。蕴蓉很讲义气,下午的事儿没有说。
睡着?姬泱往内走,镜乖乖睡在榻上,睫毛一动也不动。他轻声问蕴蓉,睡了多久了?
总有快两个时辰了。
这么久?姬泱心道,明日可不能再让他捏那娃娃了,这些天醒来捏,睡前也捏的,都累成这般了。
姬泱心疼坏了,坐在榻边,弯腰轻声叫他:小宝。
镜一动不动,他捏捏镜的脸:醒了,用膳了。
镜这才动了动,却也花了不少时间才迷迷瞪瞪地睁开眼,眼帘一掀,眼前便是姬泱。即便依然很困乏,依然很想睡,镜还是立即便翘起嘴角,从毯中伸手,朝姬泱展开,软声道:要抱。
姬泱的心都化了,弯腰将他连毯子一起抱起来,抱在怀中,抱着他往餐桌旁去。
将镜抱在怀中,蕴蓉盛了碗汤放到他面前,他给镜喂了几勺,镜窝在他怀里又睡着了。
姬泱哭笑不得,放下勺子:这也是他昨日自己吵着要吃的。他再抬头看芳菲与蕴蓉,明日不能让他捏那娃娃了,累成什么样了,我宁愿他看那些话本。
芳菲与蕴蓉倒也赞同。
姬泱起身,抱他直接进内室,将他放到床上,姬泱的一只胳膊让他抱在怀中,另一只手拿着卷书,靠床坐着,陪他睡。
镜翻了个身子,脸贴在他的手上蹭了蹭,再度熟睡。
作者有话要说:嘿嘿。
第44章 晕倒
却不料镜小宝这一觉,一睡就是三日。
姬泱难免有些吓着,还是芳菲道:从前也有一回,我们公子拿着那话本眼睛就没眨过,连着看了好几日,后来连着睡了几十年!
姬泱才松口气,那便还是累着了。
他将镜已经捏好的几个泥娃娃,全部排在床头,除去在前院忙正事,都在卧房陪镜。顾皙已到京城,信也承上去给了陛下。他的那些鬼,没法进皇宫,没法知道一手消息。
他一直在卧房,见他的鬼,也是在卧房。
芳菲听到他们对话,她知道,姬泱将来要当皇帝。她作为镜的侍女,当然是希望他越早当上皇帝越好了。他当皇帝,她们公子就是皇后,那才好,她们公子如今已不惦记当什么宰相夫人、状元夫人了。来宜州后,看的话本,尽是男鬼最后当上皇后的。
从来将话本视为圣旨的他,如今眼中也就只看得上皇后了。
公子在睡,芳菲便主动提出替他进宫打听消息,还将上次她与镜偷听到的皇帝与李君千的对话告诉姬泱。她虽然什么也听不懂,记性倒还不错,将那话记上了八成。
姬泱有些意外,芳菲道:你对我们公子是真心的,我们自然也会真心待你。再说,你早点当上皇帝,我们公子也高兴嘛。
姬泱好笑,芳菲便问他:那日听你们皇帝说话,我和公子都听不懂,你们人心可真复杂,你们皇帝到底是信谁?听他的话,他似乎挺想念你。
想念他?他父皇,谁也不想,谁也不相信,除他自己。
芳菲去了皇宫,恰好赶上那皇帝刚写好信,命人快马加鞭送去宜州给怀王姬泱。
只可惜,她不识字,一点儿也看不懂那信上写了什么。
皇帝写了信,又问底下跪着的位太监:果然是位江湖高手?
那太监,芳菲见过,先前一同来宜州宣旨的。他点头:是!据闻那位少年高手救了王爷,王爷对他礼遇有加。只是只是什么?
那位少年,长得也太好了些太监吞吞吐吐道。
皇帝皱眉,芳菲来气,决心等会儿这太监出去,就弄死他,竟敢这么说他们公子!这话,连她也能听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皇帝不知想了什么,起身道:朕去玉芙宫瞧瞧。
玉芙宫,是姬泱母亲的宫殿,芳菲记得很清楚,吹了片桃花瓣贴在那太监身后,心中恶狠狠道:稍后等我来收你小命!她跟那皇帝到玉芙宫,皇帝与路贵妃说了几句家常。
皇帝便道:听宜州回来的人说,小九府里有位身手极好的少年高手。
路贵妃心中已知他说的是谁,面上却温柔一片:果真?
皇帝叹气:那少年救了小九,据闻长得更好。其实上回刘洵回来,便与他说了,只是刘洵并未提及此人相貌。
路贵妃暗自琢磨他说这话的意图,皇帝再道:朕想召小九回京,他与你娘家侄女的婚事,也该办了,朕记得溪丫头已经及笄了吧?
路贵妃心中冷笑,想她儿子回京,做梦!
路贵妃轻蹙眉头略微思索了会儿,才柔声道:陛下,妾想,小九的婚事,先缓缓。
他的哥哥们,皆已成婚,他都二十二了,不能任他胡闹下去。
路贵妃眼眶却是突然一红:陛下的意思是,即刻便要小九回京,即刻与我侄女儿成亲,回头又被人背后说是非?!又要被人说小九杀死兄长图谋皇位?!
皇帝不防她直接将这些话说出口,一时有些怔住。
路贵妃眼泪汹涌而出:时到今日,妾也没什么不能说的!陛下,您当真以为是小九杀了太子?!小九为何要去杀太子?那是您亲自抱着、看着长大的儿子,您宁愿信那些可笑的所谓证据,也不信他?小九到底是什么性子,您不知吗?驱他离京的是您,不过几个月,要他回来的也是您,您又把您的儿子,把我的儿子看成是什么?!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您要看他彻底成为全天下的笑话?!
皇帝被人这般顶撞,一股气往心头涌,可再见从来温柔和顺的路贵妃哭成、气成这样,还要倔强抬头用泪眼瞪他,他心又软了。
朕,朕不是不信你若信他,就别再让他娶我侄女儿了!路贵妃气起来,直接自称我,我可不敢!别小九刚同我侄女成亲,外头又说我娘家助小九图谋皇位!又是许多人涌上来害我儿!
皇帝的确这样怀疑过,冷不防被路贵妃当面说出来,面子上也挂不住。
路贵妃狠狠将眼泪一擦:亲事便罢,我儿不求皇位,不需急着成婚、生儿子!
不得不说,路贵妃这些话,虽将皇帝说得一点儿面子也没有了,却也的确挠到了皇帝的某些心思。路家,是姬朝第一世家,若他家的外孙没有继承人的确再也不用担忧,九儿子反而会是最令他放心的儿子。
只是这样一来,他越发觉着对不住小儿子。
路贵妃一瞧他这样,就知道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心中冷笑,面上却还在哭。皇帝不忍心,亲手给她递了个帕子:莫哭莫哭了,朕依了你,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