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两个忙活了一阵,饭菜全都下锅,正好王氏这边也哄睡了玉安,母女几个又一起动手,包了粽。如今江米贵的很,云瑾也没舍得买太多,只买了三斤,加上粽叶蜜枣什么的,也花了好些钱呢。
过节嘛,总要应应景儿。虽然她们才开始顶门立户过日,手头也不宽裕,不过王氏总觉得家里孩,不管咋地过节了也得让孩们吃两个粽。
三斤米也包不出太多的粽,大概也就是将近三十个而已,又是母女三个一起动手,自然快的很。正好她们把粽包好了,锅里的饭菜也都差不多做熟。
晚间自然是吃兔肉了,加上园里的一些青菜,这顿饭可是丰盛的很。一家人欢欢喜喜吃了晚饭,接着依旧是发面泡豆,又把粽放到锅里用石板压着煮上。今晚上煮了闷在锅里一晚上,明早起来吃就正好。
第二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呢,云瑾三姐妹就起来了。当地的习俗,端午节早晨孩们要去江边洗脸,登高看日出,还要采艾蒿插在门上。
白天还有不少事情要忙,登山这一项就免了,也只能是去江边梳洗一下。姐妹三个拎着木桶去了江边,随便洗了把脸之后,云瑾就带着妹妹们前去她昨天藏鱼坞的地方。这时候来江边的人还不多,赶紧把鱼起了,不然被别人瞧见,往后恐怕就没她们起鱼的份儿了。
“二妹三妹,你俩拿着桶在岸上等我啊,别下来了。”姐妹三个来到昨天藏坞的地点,云瑾脱了鞋下水,并且回头嘱咐两个妹妹。虽然这时节江水并不凉,不过江水不浅,云瑾生怕妹妹们下水有危险,故而不许她们下水,只让她们在岸上等着。
云璃和云瑶俩人也听话,就在岸上看着姐姐忙活。只见云瑾慢慢的走到了柳树丛底下,然后从里面扯出根绳来,一点一点的往外拽,不多时就见到一个藤条编的鱼坞被拽了上来。
鱼坞是用柳条编的自然不存水,故而坞一出水,里面的水很快就漏光了。水没了,鱼坞里面的鱼儿们开始挣扎,一阵扑棱。可惜,它们没法从坞里出去,再挣扎也是徒劳。听着坞里鱼儿乱窜的声音,云瑾知道,这里面的鱼不少。
“二妹三妹,咱们抓到鱼了,好像收获不错呢,快把桶里装了水。”云瑾很开心,一边着一边往岸上走,等着来到岸边,就把鱼坞的口打开,往桶里倒。
就只见好多鱼儿从鱼坞口倒出来,大的比手掌还长一些,的二三寸。银灰色的鱼鳞,在初升的朝阳映照下,反射出粼粼水光,带给三姐妹无尽的欢欣喜悦。“姐,快看,好多鱼啊,哎呀,这条还挺大呢。”云瑶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形,高兴的直喊。
云瑾见到妹这开心的样,也跟着笑了,“都是些鱼,也值得你这么大呼叫的?等哪天我有空了,给你抓几条大鱼回去,那才叫过瘾呢。”完,云瑾就拎着鱼坞再次下水,将其重新藏到了柳树丛之中。
云瑾一共藏了两个坞,第二个起出来竟然比第一个里头的鱼还多,两个坞就弄了半桶的鱼,可是把姐妹三个乐坏了。“大的留着炖汤给咱娘喝,的回去挤了晒鱼干,等着冬天或是明年开春吃。”云璃看着桶里活蹦乱跳的鱼儿们,高兴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