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三一般都是预备面条,故而也叫洗儿面。当然,条件好的人家除了面条之外还会预备其他的饭菜,用来招待客人。顾家当然不例外,陈氏早就预备好了丰盛的酒席款待众人,前来贺喜的一众亲眷自然都非常满意。
吃过了洗儿面,还没过午时,正好外面天气也暖和,于是开始进行洗三礼。这洗三礼要有收生婆婆主持,进行一系列繁琐的程序。那收生婆婆就是接生婆,晓兰生娃时正是青山村的李婆过来给接生,今天想当然也是由她来主导。
陈氏跟在李婆身边,按照李婆的要求一样一样的做。先是对了艾蒿和槐条的阴阳水,然后所有参加洗三礼的妇人都过来添盆儿,接着把娃从屋里抱出来,在水盆里象征性的洗几下。那娃睡得正香呢,忽然身上沾了水,自然不乐意,于是哇哇大哭,众人便都笑着称响盆儿了。娃哭的动静越大,就明孩越健康,是好兆头。
之后李婆又取出什么梳篦元宝镜之类的东西,按照固定的顺序给孩梳头漱口照镜等等,当然都是装模作样的比划比划而已,一边比划嘴里还念念有词。到最后将孩重新包好了,拿大葱轻轻打两下,象征着孩聪明等等。
这些都进行之后,孩才重新放回晓兰身边,之后在院里摆了天地桌,焚香烧纸祭奠了什么观世娘娘等一干神仙,将纸灰凉透包好压在晓兰那屋的炕席底下。李婆又念叨了一些话,整个儿洗三礼才算彻底结束。
洗三礼结束,李婆收起了水盆里众人添盆的铜钱,又拿了陈氏给的红包,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而王氏安氏等人,则是继续留下来笑热闹,直到下午了,这些人才陆陆续续的告辞离开。
王氏母女过来还有另外一件事,就是想把老太太接过去住一阵,“娘,您跟我们去青山村住一阵吧。之前一直是要接您过去呢,结果又赶上过年,年后我们又去了府城始终没时间,这回家里也忙的差不多了,接您老过去住一阵。等着过几天咱家就搬去新房了,到时候您也跟着享享福。”
王氏和云瑾早就商议好了,二月末的就搬到新房去,不然进了三月就要忙春耕,接下来就没时间搬家了。反正新房那边这一冬天都没停了烧火,房早就干透了,加上跟木匠定的家具也都做好了,趁着二月都还闲着赶紧搬过去,也省的总住在别人家里不踏实。
“娘,你看晓兰这也生了孩,我大嫂光是照看晓兰的月就够忙了,你这边怕是照看不过来。不如就跟我们过去住上一些时候,等娘什么时候想回来了,我们再套车把娘送回来,怎么样?”
王氏也是想减轻一点陈氏的负担,不然陈氏这边又要伺候月又要做饭洗衣服伺候家里人,还得照顾老太太,实在是太累也太忙。带走老太太,陈氏就能少了一份儿心思,再加上锦绣搭把手,家里这些事情还能缓得开。
老太太原本是不想答应的,关键她总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三房。当初三房就那么离开了顾家,顾家的东西半点儿都没得到,如今她又跑去三房住着,那算怎么回事?可王氏的话又让老太太犹豫了,晓兰生了孩,这家里就添了不少事情,陈氏和锦绣的确是忙不开。
陈氏是个孝顺的,从来也不让老太太做什么,每天饭菜精心做着,衣裳也都亲自给洗,老太太也怕陈氏这样累坏了。想了又想,最后还是决定跟着王氏先去青山村住一阵,等着晓兰出了月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