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是大事儿,也要找好了时辰才行,云瑾早就托人算了时辰,等众人将所有东西全都搬进院。正好也到了巳时三刻,于是云瑾将锅底点燃,接着出门将门外一串鞭炮也点燃,一阵鞭炮声中,顾林两家就正式的搬到了新宅居住。
“恭喜恭喜啊,恭喜弟妹乔迁新居,往后的日红红火火。”鞭炮声中,青山村好些来帮忙的人都过来恭贺王氏等人,众人面带笑容着吉祥话,将喜悦的气氛烘托到极致。
王氏连忙道谢,然后请众人进屋坐,大家伙也好奇新宅里面是什么样,于是众人笑笑一同跟着王氏进了院。大门开在院落东南,进门是一道青石砌成的影壁墙,绕过影壁墙之后才能看到院里的样。
正房五间,两边各带一间耳房,东西厢房都是三间。青瓦白墙,暗红色的窗棂,处处都是纤尘不染崭新的模样。院修整的很平,铺着从江边挖回来的鹅卵石,各处的过道则是用青石板铺设,即便是下雨天也不会满脚泥泞,收拾起来也容易些。
乡下人家很少有这样规整干净的院落,即便是以前的顾家大院也没有如此讲究,众人见了也是夸赞不已,“哎呀,三嫂,你家这房盖的可真周正,这哪像是庄户人家的院?就是比起城里大户人家也不差分毫啊。”几个跟王氏相处不错的媳妇笑道。
“哪有那么好?你们是没瞧见城里人的房,雕梁画栋精致的很呢,咱这比起来可是差太远了。”王氏摇头笑笑,“我原本是不用盖这么好,太铺费钱了。是瑾儿他们都,这房是一辈的大事儿,既然张罗一回那就盖好点儿,往后也省的每年都修缮。”
“还是大侄女有远见,这话的对啊。房好十年二十年的不用修,省了多少事儿?你像那些土坯房、泥草房,年年到夏天都漏雨呢,不修怎么住?盖好房不吃亏,像你家又没有几个壮劳力干活,就该这样。”那边齐长武倒是连连点头,朝着云瑾竖起大拇指。
一行人沿着青石板铺成的过道走到了正房门前,拥簇着老太太还有王氏进了屋。五间正房中间这一间分成明暗两个隔间,明间占大部分,是堂屋,靠北一张八仙桌,两侧放了几把椅,一看就是平常待客的地方。
暗间不用,里面自然是锅灶,东西屋都是北炕,故而锅灶也在北边。里面地方不算大,两头是锅灶,中间放着些柴禾,两个人仅仅能转开身而已。幸好北墙上开着一扇窗户,这屋里光线还可以。
东边两间屋是王氏的住处,次间北边是一铺大炕,炕上摆着炕桌。炕前挨着间壁墙摆着一溜椅,南窗下摆着木榻,很显然这间屋既可以居住,也可以用来待客。若是家里来了关系比较好的媳妇,就可以请进屋来,一边做针线活一边话聊天了。
东屋稍间同样是一铺炕,炕梢是一人多高的炕柜,靠着墙则是四扇开门的衣柜,衣柜上头放着箱。南窗下摆着梳妆台,那梳妆台做的很精致,上头还摆放着光可鉴人的铜镜,旁边放着凳,凳上铺着各色碎布拼成的园垫儿。
东边耳房里是有个大锅,锅灶跟稍间的大炕连着,另外还摆着木桶水缸屏风等物,不用也知道,这里是用作烧水沐浴的地方了。
西边几间屋跟东边的差不多,唯独耳房做了厨房,里面锅碗瓢盆什么都不缺,样样摆放整齐,很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