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建铭的话,让云瑾有些意外,“建铭弟弟这话的意思,你明年不打算去参加春闱?”按理来,秋闱中了举人就取得了进京参加春闱的资格啊,为什么齐建铭的先生却让他回家来休息体验民生?这是什么道理?
“姐姐果然聪明,楚先生真是这个意思,先生我年纪太,就算明年去参加春闱能够考中,也不一定能够得到重用。反倒不如等一等,在家读读书体验一下民生艰辛,等再过三年我也满二十了,那时再去进城参加春闱,或许会有更好的前程。”齐建铭含笑点头道。
“这是什么道理?难道你今年考得名次靠后不理想?楚先生是为了让你好好准备有更大的把握?”云瑾有些疑惑,关键这科举的事情她真的不太懂。“对了,还没问你,乡试的名次如何?”
“乡试名次倒是不错,桂榜榜首。对,姐姐方才在酒坊忙呢,怕是不知道。”齐建铭淡笑道。
乡试在八月,正是丹桂飘香之际,故而乡试的成绩榜也被称为桂榜,桂榜第一,那就是解元。“呀,原来竟然是解元公,天啊,咱们青山村竟然出来一位解元呢,这可真是了不得。那你更应该再接再厉,明年参加春闱若是能得了会元状元,那可就是连中三元了呢。”云瑾对这个多少还知道些,于是惊呼出声。
“姐姐笑了,建铭哪有那样的本事?能够在乡试拔得头筹已然是意外了。咱北方读书的不多,辽东府应试的生员也不算太多,弟弟这才侥幸得了解元。春闱那可是全国的举人都会参加,若是没有实在的把握,去了也是枉然。”齐建铭摇头笑道。
“怎么会?你学识渊博,就连楚先生都时时夸赞,你若是去参加春闱,肯定能够金榜题名的。”云瑾对齐建铭却是很有信心,这聪明机灵功课扎实又不会死读书,他若是去春闱,肯定能有个不错的功名。
“云儿,你怕是不太懂,我朝历来有些规矩。殿试点状元之时,不光要考文采,还要看人品相貌年岁阅历。建铭的才学自然是无话可,春闱应该能取得个不错的名次,就怕是殿试之时他年纪,皇帝不会点他做状元榜眼,顶多也就是点个探花,到时候留在身边坐个起居郎。”
“要呢也不是坏事儿,能够在陛下身边当差,将来肯定前途无量。不过眼下京城里形势不太好,据皇帝尝尝称病不上早朝,朝中的事务也是大多有几位皇协助。这个时候春闱不去也罢,再等几年建铭年岁稍长也稳重一些了,到时候一举夺魁未尝不可。”
官场上的一些事情自然没人比林绍阳更懂,他瞧着云瑾有点儿转不过弯儿来,便开口替云瑾解惑。“这样也挺好,厚积薄发一飞冲天,我相信建铭晚几年进京不是坏事。想来楚先生也是这般考量吗,才会让建铭在家读书磨磨性。”
经过林绍阳这么一解释,云瑾也就明白了,楚先生让齐建铭不要着急进京赶考,为的是长久打算。“原来如此啊,楚先生对你还真是挺好的,考虑如此周全。这样的话,你在家也别把读书耽误了,另外还可以出去走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或许出门转转会有更大的收获。”
“好一个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姐姐果然是见解不凡,其实我也有这个意思,不过还没跟父母商议。如今眼见着就要冬天了,出门不方便,来年开春之后,我定然是要出去走走看看的。”齐建铭听见云瑾的话哈哈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