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不顾秦璟昊的反对,直接定了下来,往后高相爷等人都在御书房也就是承乾宫前殿处理朝政,秦璟昊和秦睿翀跟着一起学习,这样既可以处理朝政,又可以照顾到后面的皇帝,一举两得。
对于皇后这样的决定,高相爷等一干臣子自然是不反对,秦睿翀完全都听皇后的,秦璟昊反对没用,最终也只能同意。于是,第二天开始,承乾宫前殿就热闹了起来,秦璟昊和秦睿翀两个跟在一干老臣身后,学着人家处理政事。
秦璟昊还好一些,毕竟是年纪阅历都有,那些奏折上的东西一看就明白,提出的建议也非常中肯。倒是秦睿翀年纪小,好些事情根本不懂,坐在那里就如同鸭子听雷一般。幸好这孩子有些韧性,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是越发用心的听众臣的议论评价,一字一句的记在心里。
皇帝病重在床,自然停了早朝,但是朝政不能停。各个衙门正常办公,六部的寻常事务由侍郎郎中等人就处理了,紧要大事就由专门的人转送宫中,由秦璟昊和几位尚书丞相等人共同商议酌情处置,这样一来,倒是没耽误什么大事。
众人从辰时初进宫处理政事,中午在宫中用餐,下午申时末各项事务处理妥当之后才离开皇宫。这中间,秦睿翀还有课业在身,故而早晨晚一个时辰过来,吃过午饭还要读书一个时辰,到了晚间则是回太子府居住。
至于秦璟昊,则是全天住在宫中,白天处理政事,晚间留在承乾宫照料皇帝,几天熬下来,秦璟昊也有些憔悴了。可是皇帝依旧没有清醒,虽然脉象趋于平稳,呼吸也正常,却始终没有醒过来。面对皇帝这样的情形,一群太医都束手无策,谁也不敢说皇帝什么时候能够清醒。
“父皇,您都昏睡七天了,怎么还不醒啊?您偷懒已经够久了,不能再继续懒下去了。儿臣知道,父皇这些年处理国事很疲惫,想要休息一下,以前儿臣不知道父皇的辛苦,这些天帮着处理政事儿臣才明白,父皇之前有多累了。”这天晚间,忙完一切之后,秦璟昊就跪坐在皇帝床前,握着皇帝的手跟皇帝说话。
“可是再累也得面对不是么?父皇,您知道么,这些天朝廷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今天接到边关的消息,肖家联合了北狄,里应外合一连夺了咱们五座城池,边关告急,朝廷必须出兵救援,否则北狄大军长驱直入,很快就会直逼京城了。”
肖家一门五侯又掌管兵权经营多年,虽然这几年被皇帝和秦璟昊暗中动手脚削弱了大半的势力,终究还是有不少亲信死忠。二十万兵马其中一半参与了京城兵变,被秦璟昊用计平叛尽数抓获,而另外十万大军却在前往京城的半路接到了消息。
肖贵妃的兄长一听说兵变失败的消息,立即调头返回边关,会同北狄可汗里应外合,直接攻占了大齐边境上五座重要的城池。镇守边关的将士死伤无数,百姓被抓家园被毁,若是朝廷不能立即出兵救援,只怕是更多的百姓遭殃。
“今天儿臣与老相爷等人商议过了,立即派兵增援边关,决不能让北狄铁蹄进犯大齐。只是这领兵的人选有点儿愁人,儿臣想要领兵出征,老相爷他们都不同意。”这一次北狄来势汹汹,发兵二十万,联合肖家十万大军,一共三十万兵马入侵大齐。主要是肖家做内应,边关将领根本没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