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五早朝,文武百官来到朝堂之上,却没有见到皇帝的踪影,反而是几位老臣拥簇着辽东王出现。经由老相爷诉说,众人这才知道,贤妃因为陷害贵妃和太子的罪行暴露,被陛下处死,陛下也因为羞愤愧悔而撞柱身亡。
老相爷等人当堂宣布了贤妃的诸多罪行,将皇帝以前做过的许多错事也都推在贤妃身上,这样毕竟对皇帝的名声好一些,大不了就是个迷恋美色误国的君主而已,总比被后人评说是个残暴不仁的暴君好些啊。
说完了皇帝的死因,接下来老相爷等人又提出了由谁继位的问题。在场的人文武官员都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油子了,这点儿事情哪里会不懂?辽东王就在那坐着呢,这不是摆明了人家就是未来的皇帝么?
皇帝驾崩很可能就与辽东王有关,如今皇帝已经不在了,太子又那个样子,贤妃的儿子连想都不用想,贤妃犯下那么多罪行,能够不牵连两个皇子就很好了,他们还想当皇帝?这数来数去也就是辽东王,那是先皇亲生儿子,也是先皇立下遗诏的太子,人家继位那是顺理成章,谁敢反对?
满朝文武之中,忠良之臣本来就对秦璟昊有些好感,那些奸佞之徒本来就是见风使舵的小人,这个时候皇帝已经不在没人给他们做靠山了,眼见着有老相爷等人支持,那边定国公、还有林将军两位顾将军都在场,那都是手握兵权的将领,有这些人虎视眈眈在旁边看着,这个时候谁敢反对?
就这样,众人没有二话,共同推举秦璟昊为新君,并且选了良辰吉时,就在八月二十六举行登基大典。留下二十天的时间,给礼部等预备大典事宜,皇帝登基可是大事呢,总不能太草率了啊。
诸事商议完毕,宫中才正式开始发丧,皇帝的丧礼一切按照规矩来,并没有什么岔子。唯独贤妃,因为她犯下太多罪行,大齐朝廷无法容下她,秦璟昊也不许她葬入皇陵。于是命人将其火化,然后派了一些人护送着贤妃所生的两个孩子去了北疆返回万丹,那边毕竟是贤妃的母家,贤妃的骨灰也应该送回故乡安葬。
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赶紧给云瑾送信,让她安心,同时让云瑾收拾好王府一切,带着儿女来京城。秦璟昊即将登基做皇帝,云瑾理所当然是皇后,往后他们一家子就要生活在皇宫里了,难道还能让云瑾留在辽东?
当然,秦璟昊也是有些担心云瑾不肯来,在信里说了许多好话,并且向云瑾保证,不管什么时候都只爱云瑾一个人绝不反悔。
两日之后,云瑾接到了秦璟昊用鹰隼传的信。这个时候云瑾和云瑶刚刚解决了秦璟宸拍派过去的五千兵马,有秦璟昊留下的两千兵马还有一些护卫,再加上林府派过来帮忙的护卫,云瑶率领的五千精兵又及时赶到,秦璟宸派去的兵马被打了个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接到了秦璟昊的信,云瑾也是松了口气,只要秦璟昊和父母都平安无事就好。至于秦璟昊要做皇帝的事情,其实云瑾也早就料到了,对于这件事也不像以前那么排斥。
通过这一次的事情,云瑾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变强才能护住亲人的平安。以前觉得秦璟昊做了王爷,顾青松是定国公兵马大元帅,这样的身份就没人敢欺负他们了。可结果呢?皇帝一声令下,还不是把顾青松打入天牢等候问斩?
要不是秦璟昊苦心筹谋运筹帷幄,想办法制住了皇帝救下了顾青松,恐怕别说是顾青松了,连整个儿顾氏都要受牵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权永远是至高无上,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竞相追逐争夺?
秦璟昊已经错过了一次机会,差点儿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这一次自然不能再错过机会?谁知道旁人做了皇帝之后会不会对秦璟昊不利?既然这样,那就不如秦璟昊自己做皇帝,云瑾相信,秦璟昊一定能够成为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