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样的话……”马莹还想说什么。
“没有可是,长痛不如短痛!改拒绝的时候如果优柔寡断,那就是对敌人的仁慈和自己的伤害,先不说我们能不能管的起他们,就是在这个时候救了他们,你觉得他们会记着我们的恩情吗?所以啊,别多想了,我不想再给自己找麻烦!”
杨立民这话出来,马莹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爱民轻工家电部以电吹风机和收录机为主打产品,加上各种款式的台灯配合,继续保持着在国际市场上的热销态势。在国内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杨立民采取以商养商的方法,用出口产品所获得的外汇,从国外购入原材料,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而服装部因为国内环境的问题,却是迎来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机遇,在全国很多同行因为材料问题了出现产品匮乏的时刻,他们的产品却是源源不断的通过陆路和水路远销各地。同时还在非洲和东南亚开出了一家家工厂,赚回了大量的利润。
而鞋业部就更加厉害了,如今的市场已经扩展到了沿海岸线城市和地区全覆盖,以及内地重点城市覆盖,就是曾经计划粤省市场和东北地区市场也进入了,而且杨立民还同时派出人手进入了距离相对较近的豫省、秦省、湘省市场,俨然全国市场他们已经进入大半了。
鞋业的出口生产进展也非常顺利,在非洲各地,爱面鞋业同时铺开了六七个工厂,一船船的产品漂洋过海,远销世界各地,赚回大量的利润。由于这些工程的示范效应,一些再次吸引了更多愿意合作的国家和地区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合作意愿,形成了良姓循环。
业务繁多带来的一个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所有的人员都非常的繁忙,根本停不下来顾及其他事情,几乎
回家就是吃饭和睡觉,很多家里为了这些事情没少埋怨杨立民,说是把家人累坏了。
废品回收公司早运营正常,而且越来越大,自从做大以后,谢庭海有了钱和后台,胆子也大了不少,腰杆也直了,从欧洲弄来一各种废旧设备和电器,在废品回收公司经过翻新改造后,重新进入了市场。这些几百美元一台买来的旧设备,稍加修复就能卖到几千甚至上万美元,利润率高得惊人。谢家人也赚了个盆满钵满,没事就在心里偷着乐。
码头终于是全面落成了,而且开始收支平衡,并小有盈利,这让全公司人都十分开心,对叶耀国赞许有加。
随着各项业务不断发展的同时,爱民轻工的队伍也在不断地扩大。
除了普通的招工外,康成、胡坤等人的加盟,开启了海归进入爱民轻工的大门。许多在单位上郁郁不得志的留学归来人才,受到他们的示范效应影响,纷纷从原单位辞职或者停薪留职,来到蓉城这样相对落后的城市,成为爱民轻工的一员。
这些人的学历是如此辉煌,你如果没个什么麻省或者剑桥的双料硕士学位,都不好意思显摆。在爱民轻工的厂区里,英语、日语、法语、日耳曼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都能够听到,外语人才几乎逼外事部门都要全面,甚至连省里有时搞外事接待的时候,都会要跑来向杨立民来借人去协助。
而国内就更加厉害了,有了于浩的招牌在,国内高校的毕业生也大量地涌过来了,与前两年相比,如今的大学生思想更开放,对于编制之类的问题看得更淡了,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让他们发挥作用的天地,当然,爱民轻工许下的优厚待遇,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随着技术人才的增加,杨立民干脆集合了一些人才,直接成立了一个爱民科技研究所,专门安置那些理论科研人才,并成立自己单位需求的一些项目研究室,于浩、彭刚、胡坤等人都是成为里面的科研领头人。
(本章完)
大国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