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回:言文坤·至少还有你河西省体育总局和河西省体委是一块牌子、两套班子,本来都是安置在省政府大厦东侧裙楼里的。
后来万年集团出资建设了河溪天体中心,省体育局和市体育局就都搬到了天体中心旁的天体大厦里办公,这在省委下属的几个冷衙门里,算是拥有非常现代化的办公条件了。
算上实习期,言文坤在《河西体坛》编辑社工作了4年,对于省局,那已经是熟门熟路了。
因为这里,即是他的上级单位,也是他的同级单位;即是他的监管部门,也是他的采访对象;即是他的本家老巢,也是他的取笑目标……他这会刚刚见完人办完公事离开,就站在天体大厦的楼下,仰视着这栋玻璃幕墙结构的圆柱体现代化建筑,有点呆呆出神,思索着这些机关事业单位的复杂关系。
外行们总认为政府部门是等级严密、层层管理的。
其实那是对c国的官场的本质不了解所导致的误会。
事实上,尤其是在像教育、体育、文艺宣传、科技人文这类的部门,在c国,其等级、级别、隶属关系、管理关系、责任关系、权力关系之复杂,已经到了让人发指的程度,即使你身处其中甚至就站在其顶端,也根本无法理顺,完全是一团乱麻。
以言文坤的眼光所见,各个省的所谓「xx运动项目中心」,究竟是属于国家级的项目中心直管,还是省体育局直管呢?光这点,就根本没人说得清楚。
比如理论上,国家水上运动中心,是属于世界泳联的会员机构之一,对于c国整体的水上运动都要负责,而各个省的水上运动中心,则是它的下属子单位,国际泳联是不可能承认政府机关对于这些「民间独立运动组织」的领导关系的,这不符合奥林匹克的精神。
但是,一厢情愿的「体育独立于政治」更不符合c国的社会现实,所以,各个省的水上运动中心,又同时向省、市两级体育局汇报工作。
这里就形成了巨大的权力分配漩涡。
有时,国家级项目中心强势,省级项目中心就当省局是个摆设;有时,省局强势,省级项目中心就对国家级项目中心阳奉阴违。
而省体育局和省体委,是一套班子,两块班子,又是为了解决「坚持党的领导」这种政治现实。
然而又有一层,各个运动中心在实际需要上都要使用到场地,而通过项目中心直接采购场地,几乎是天方夜谭,那幺场地方,就是那些训练基地,则一般都是省、市甚至区委联合了企业出面购地、建设和管理,而这些基地的主任,或者兼任运动中心的主席,或者不兼任,则带来更加复杂的隶属关系。
再诸如足球、篮球等市场化比较突出项目的「地方队」,因为其巨大的影响力和庞大的资本需求,地方省局往往无力负担,则一般是投资方为大,省局、运动中心都只是名义上的管理关系,河西省足球中心,其实是管不了河西万年足球队的。
可是这些投资方,如果是民营企业还就简单一些,无非是个公司行为,但是有时摇身一变,根本就是某个省或者某个部委实际管理的央企,而此时,究竟「谁」在管「谁」,已经完全说不清楚了。
这完了幺?还没完。
由于政府部门在规程上是不能从事商业活动的,所以各级政府机关都会成立一些公司来管理其实际需要管理的体育资产,以河西省为例,「西体体育产业管理有限公司」就是这幺一个机构……,虽然这个公司,一样有董事长、董事会、办公地点,甚至前台小秘总监经理实习生都一应俱全,但是其实唯一的作用,就是在有必要的时候,给省体育局和省体委完成「签约」这个动作。
这完了幺?还没完。
一些落后的省份,由于资金预算和专业条件的限制,省局、运动中心都是没有能力聘用大量专业的体育人士来管理体育项目和体育资产的。
所以,他们往往在本省的部委直属大学校园里,甚至重点的高中校园里,挂靠一些岗位和「某某办公室」来处理实际的赛事组织、集合训练、访问比赛、体育产业运营等业务。
而这些岗位和办公室,由于常年在大学里工作,以老师教授自居,又受到大学校方的领导和管理。
部辖大学又哪里会真的把省级的一个局厅或者某个处科当成真正的领导。
……这一团乱麻,言文坤刚来到工作岗位时,就看得目瞪口呆,他甚至天真的发问:为什幺不改革一下呢?师兄们嘿嘿冷笑,只告诉他一句「政治即人事」。
几年过去了,他已经彻底明白:不是不能改革,而是不想改革。
不能理不清,而是故意不去厘清…………当然了,传媒圈也差不多,自己其实也是这个庞大的体系中一个边缘小棋子,小人物。
《河西体坛》究竟是属于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事业单位?是属于河西省体育局的管理范畴?还是河西省文化厅的管理范畴?河西省出版总署能管理幺?自从成立了网站部,河西省工信局、网监委能管理幺?而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所有方又恰恰就是那个「西体体育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既然谁都可以管理,那幺必要时,谁都是谁的关系网;既然谁都不能真正管理,那幺必要时,跟谁都没有关系,人员也好根据各种势力方的要求来胡乱安排,权力也可以根据利益和风险来随时调整分配……就像今天,他又跑到省局来,找群众体育处的石川跃,是商讨那个手机视频第三期采访的事。
省局的一个处,给《河西体坛》网络发展部发一个函件,他这个编辑就得过来走动,他能说不来幺?也不成。
因为只要反过来看,即使是群众体育处,也可以对自己行使某种「管理职能」……当然了,这种事情发生概率毕竟是很小的,一开始,他是真的挺不想来的……体育,在普通民众眼里,是一个极其「公众化」和「娱乐化」的领域。
人们关心的,是一线明星、国际大赛;即使《河西体坛》这样的报社和下属办的网站,也是三分之一的篇幅都要来说说英超、nba、f1之类的世界级大赛的花絮,然后就是c国内大小赛事;就算是一定要凑一些本省新闻充数,一般也是本省明星级球员在各个联赛中的表现,至少也得来点评一下省队三大球,然后捏造一些将帅不和的似有似无的花边吧。
当然,即使很多读者也搞不清谁是谁,如果能采访一下诸如许纱纱这样,还不太知名但是足够上镜的跳水美少女,来张上半身的泳装特写,看似在诉说省内年轻运动员的梦想,其实是给读者偷窥一下美少女的身材意淫一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一个月前,自己居然莫名其妙被分配到这幺一个差事:根据河西省局群众体育处传媒科的需要,筹划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采访专栏。
还是什幺「退役运动员的新人生」这种乏味的专题,说是要宣传一下c国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工作……哎!大学毕业后分到《河西体坛》都已经四年了,同届的同学,创业的、出名的、进国家级电视台和网络媒体的都已经有了,至少也混了个小主编、小经理,甚至有在4a广告公司已经混到收入不菲的。
自己这个当初河西大学新闻系的才子,都已经过去四年了,居然还在跟个刚入行的实习生一样,跑这种无聊的官样文章新闻线,赚这份糊口辛苦钱。
言文坤想想都无地自容。
而且,从去年开始,每次到局里见陌生人,递名片,总免不了要发生这样的对话:「这是我的名片。
」「哦,是言编辑……言……文坤……哎,是不是那个……?」「您别说了,呵呵,不是巧合,文韵是我妹妹……」「哎吆,失敬失敬,那幺巧啊,可要帮我要张签名啊……」一开始,他也觉得挺自豪挺荣幸的。
但是次数多起来,又实在有些尴尬。
小自己4岁的妹妹,已经是河西体育圈当红炸子鸡了,自己,还要仗着姓名的稀有,让人们立即联想起可能关系,去获得一些话题和尊重。
「河西体坛的编辑」和「言文韵的哥哥」……居然已经是后者的身份认证更加重要。
妹妹言文韵本来一直在省网球队集训,但是最近两年来成绩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