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格格却是精神饱满,恭敬的谢了皇父,不卑不亢,甚至隐隐的有些期待。
这与康熙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在他的想象里女儿说不定泪水连连想要请自己收回成命。可是这个女儿跟其他女孩儿都不一样,哪怕是受宠的二格格,前一段嫁出去的五格格,都没有这个女儿身上的这股气质。
康熙说不出这是什么气质,他能感觉到,不论自己还是这个女儿,面对面说这件事的时候,两个人都有一种由衷的畅快。
这一顿饭康熙吃得非常满意,冒着夜色来到田蜜跟前,要求给六格格的嫁妆再加厚一些。
“这丫头和她姐姐都不一样,就冲着她没什么怨气,就值得咱们对她高看一眼。”
随后他意有所指,“虽然咱们做父母的替孩子操心是应该的,但是有的时候也该知道他们心里面想什么,不能一味的将咱们的想法强加在他们身上,你老是觉得老八两口子将来必定吵架。宜妃总觉得六格格嫁出去之后绝对受苦,其实你们俩都错了。老八想娶人家,六格格想嫁出去。”
这意思就是以后孩子们的婚事不要和他唱对台戏了,他做的决定都是对的。
别管五阿哥和七阿哥怎么想,宫中的各位娘娘格格们又是怎么想的,这件事儿已经板上钉钉了。
宜妃只能打起精神和田蜜的扯皮,想要给这一个孩子捞更多的财产。
而圣旨也用最快的速度传到了蒙古草原,一个半月之后,虽然北方已经立秋,但是京城秋老虎横行,六格格的驸马带着部落贵族和奴隶,用大车拉着聘礼顶着大太阳来到了京城。
五阿哥对这件事非常关注,蒙古人刚进京城他这边都已经收到了消息。
跟随驸马而来的蒙古女人们沐浴更衣之后不敢停留,直接进宫拜见太后。
哪怕来的不是科尔沁部落的人,只要说蒙古话,太后就双手欢迎。正巧这个时候慈宁宫里面坐满了女眷,来迎亲的蒙古贵妇皮肤粗糙脸色古铜,虽然态度诚惶诚恐,但是礼仪粗疏。
在一屋子宫中娘娘的注视下,闻着鼻尖儿的甜美的熏香儿,她们五体投地的跪倒在了松软的地毯上。问话的时候,哪怕太后的态度十分和气,对方在这样的气氛里说话也断断续续,前言不搭后语。而且因为口音问题,凡是懂一点儿蒙古语的,只能听到对方在不停的感谢长生天和恩赫阿木古朗汗。
恩赫阿木古朗汗是蒙古人对康熙的尊称,这个部落在这个时候表现的诚惶诚恐,还透露了一种没想到天上掉馅饼的喜悦。
宜妃的脸色很难堪,对方越是如此上不了台面,就显得六格格的夫家在和其他姐妹婆家的比较中越不成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