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他来,陈百安还难对付些,他一回头就发现小公子不见了,诧异得跑去来路张望:“姜儿,黄掌柜咋不见了?”
“走那条路下山了。”陈姜指着南边的山路。
“那边没路啊,前面是个断头崖。而且…咋走那么快?”陈百安百思不解,怎么也想不通片刻前才面对面的人突然消失的原因。
“你管他呢,走不通他自己就回来了。”陈姜作出气哼哼的样子,“不给我投钱,我才不带他下山,走,我们不理他。”
陈百安又被转移了视线:“事没说成啊?”
陈姜感慨:“唉,这些富人,不见兔子不撒鹰,不相信我这是个好生意。”
陈百安怕妹妹丧气:“没事,那就不指望他们,我们自己做就是,哥帮你,你说咋做吧。”
陈姜拍他肩膀:“你啊,好好念书吧。”
黄掌柜的来访没在廖氏母子心里留下太深印象,陈姜那让人听不懂的生意既然谈不成,城里人和乡下人终归还是两条道上的人,以后应该也见不着面了。而且他俩都不是爱出去显摆说闲话的,村里人也不会知道曾有个貌似贵人的萧馆少年来过他们家。
萧馆是什么地方,好多天后再次进县城买东西的陈姜才搞明白。那时候她在麻绳铺子里跟伙计闲聊,先是听了个如意绣坊掌柜一个月内老爹死了相公瘫了的命苦八卦,然后假作随意问了问萧馆,伙计一脸猪肝色,说小丫头别脏了耳朵。陈姜就明白了。
那漂亮少年被师焱上过身,恐怕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好光景。
当天傍晚,王七婆的大媳妇上门,打着请教花样子的名义,旁敲侧击廖氏找她婆婆做法的事怎么没下文了,陈姜在旁答了一句“没钱”。张氏马上收起假笑,告辞得飞快。
两天后上书院拜师交钱,第三天陈百安收拾包袱正式开始读书生涯,和一群比他小五六岁的豆丁们一起启蒙,每月可归家十日。送她哥的时候陈姜没去,在家做新生意准备。廖氏回来说在书院里碰见了老四大郎和姑爷张公子,她说张公子气色很差,人很瘦,说话没有力气,满身都是药味儿,离老远就闻见了。
廖氏不安:“老四跟我说话,他还过来打招呼,我都不敢多看他一眼,准是那啥黑气给缠的,碧云可咋办呀。”
陈姜决定趁此机会实施捣黄亲事计划,她跑去老宅,找到万氏,开门见山地说:“奶奶,我在镇上看见姑父去抓药,一大把一大把的抓,人瘦得像鬼一样,他不是得了什么要命的病吧?”
“哪个姑父?”万氏一时没反应过来。
“张公子啊,小姑定的那家。”
“胡扯!”万氏立刻虎脸不高兴了,“才来家里吃过饭,好好的孩子,哪里得病了?别给我乱嚼舌头啊,你小姑嫁得好轮不到你眼红!”
陈姜嗤笑:“我眼红啥?小姑能嫁大户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这不是沾光的事儿嘛!我说的都是真的,不信你去他家看看呗。”
农忙后头一日开课,万氏想问问老四和大郎也问不着,她见陈姜说得理直气壮,知道她家最近卖绢花总往镇上跑,不禁心里打起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