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娇绞尽脑汁想了一番,对了,姜迎春的仇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陈玉娇咬牙切齿的时候,姜迎春已经结束了期末考试,正在和老师谈话。
她在大学里,修了两个专业,一个是和陈默一样的经济学,另一个,就是农学。
这个时代,大学学科的分类并没有那么细致,专业性极强的院校,并不多,宣大除了一些主流学科,像农业学院,语言与表演学院,这些在后世绝对不会在一起的学科,都聚集在一起,倒是方便了姜迎春。
和她谈话的老师,是农学专业的一个教授,最开始,他并没有对姜迎春寄予厚望,一个女孩子,办的特殊入学,还选修了两门专业,他不觉得她能学好。
可事实让他不得不服,姜迎春的两门专业,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特别是一些论述题,她的回答,总是让人耳目一新。
“姜迎春同学,这个种子培育技术的想法,你是有所研究吗?”
姜迎春没想到,老师找她会是这个问题,她点头,“李老师,这个种子的杂交技术,不瞒您说,我已经做了一部分,我在家盖了几个大棚,有一个大棚,专门用来做这些种子的杂交技术,目前,在一些果蔬,比如辣椒、茄子、西红柿这些上,已经有了些成果。”
李为民有些激动,“说说你的看法。”
在农学的发展上,杂交,是种子研究中,最重要的技术,也是姜迎春研究最深的领域。
她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的说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就引得李教授大为惊叹,“姜迎春同学,我没想到啊,你竟然有这么深刻的理解。”
他已经可以明确,他的那些研究,姜迎春肯定能听懂,当下就把自己的一些研究,毫不保留说了出来。
姜迎春听得认真,心底也是惊叹。
她没想到,她会遇到一个,对农学这么痴迷,同时研究理念这么明确的人。
在她的那个世界,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也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农学研究者,他研究的是杂交水稻技术,这项技术的成就,举世闻名,在二十一世界四五十年代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成就。
现在,她可以确定,眼前的这个李教授,也是醉心于研究的人。
李为民还在滔滔不绝,“所以,这个玉米种子的培育,是个大学问啊。”
更何况,他研究的,还是姜迎春目前最想解决的玉米种子问题。
姜迎春的实验室的玉米种子,种植后玉米结果率非常高,可种出来的玉米继续当种子,就不行了,为了保住她实验室玉米种子的优势,杂交研究是必须的。
李为民热情非常,“姜迎春同学,你以后,和我一起做玉米杂交的研究吧,我相信,你一定是一优秀的研究学者。”
他捏着手指头一算,“就是这个研究,它不是一年两年能够有结果的,干脆,你研究生也跟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