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拖拉机的声音,一直没有停过。
另一边,第一家排队领粮食的,已经拿到了属于自家的粮食。
经过核对,确认无误之后,让家里的男人们,往赵香云的拖拉机上搬粮食。
搬完了,赵香云就直接拉走了。
这分粮食,也是有规矩的,细粮少,粗粮多。
而且,是按照五分之一细粮,五分之四粗粮来算的。
也就是说,上半年拿满工分的人,实际上,只能拿到五十斤细粮,二百斤粗粮。
这可是半年的量,也正因为如此,细粮才珍贵。
不过,细粮是可以换粗粮的。
一斤细粮,换三斤粗粮。
也就是说,如果只要粗粮,虽说按理论只能分二百五十斤粮食,可全要粗粮,就能有三百五十斤了。
吃,肯定能吃的不错,毕竟也才半年的时间。
不过很多人不愿意换。
主要是粗粮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有时候,吃进去的,好几天都拉不出来!
而且还拉喉咙,所以多数人,都选择粗粮和细粮混在一起吃。
不能全要粗的。
总之,各家有各家的盘算。
赵香云作为开拖拉机运粮食的,这一路,听了不少八卦。
谁家细粮换了粗粮,谁家粗粮换了细粮,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么多户人家,她开了几车,江卫民就不让她开了,让她休息,剩下的,他来。
江卫民会拖拉机的事儿,知道的人不算多。
毕竟,交粮那天,赵志远所在的生产队,去的壮汉是最少的。
加上基本江卫民是中间和后面帮赵香云的忙,能知道这件事儿的人,就更少了。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人知道,赵志远这个大队长,就清清楚楚。
甚至还找过江卫民,问他愿不愿意接受大队的拖拉机手的活儿。
赵志远还是偏爱自己闺女的,这活儿虽然光荣是光荣,可实际上,也不轻松。
现在还好,可真要到了抢收、抢种的时候,人都得累死。
从前陈天福是个懒鬼,支书杨淼在换了他的时候,就对下面几个生产队的大队长说过,新接手的人,必须勤快,各个生产队,都必须得到拖拉机的实惠。
因此,秋收,拖拉机手,有的忙!
不过江卫民拒绝了,他不肯做。
虽然拒绝了,但还是主动告诉赵志远,所有要用到拖拉机的时候,他都陪着赵香云,不让她一个人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