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静坐了片刻,因为李乙不在家,杨天佑不敢久坐,起身告辞离去。
宝珠把杨天佑送到门口,回房收拾几案上的茶碗杯碟:“杨九少爷倒是识时务,三娘你一暗示,他就全听明白了。我还以为他会胡搅蛮缠呢!“
李绮节眉头轻蹙,默然不语:明白是一回事,听进去是另一回事啊!
杨天佑临走时的那个眼神,笑容里带了几分志在必得,一点也不像是要放弃朝她求亲的态度。
县里的少年儿郎们,爱慕的都是孟春芳那样我见犹怜、知书达理的文静小娘子,她大大咧咧的,第一次见面时穿的还是男装,到底哪一点让杨天佑觉得顺眼了?
她现在改,还来得及吗?
其实认真说起来,杨天佑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处,至少他求亲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不是传统的盲婚哑嫁。
可他和杨天保是堂兄弟,杨家那样的人家,还没真正发达起来呢,族人先抖起来了,从儿郎子弟到深宅妇人,一个个趾高气扬、目中无人,根本不是世家大族的气象做派,长此以往,早晚得跌个大跟头。
李绮节对表亲杨家,敬谢不敏。
然而事与愿违,李绮节想离杨家远一点,杨家偏偏总和她扯不清。
夜里李乙从酒坊回家时,双眉紧锁,满面愁容。
一进门,便催促李绮节收拾铺盖行李,让她尽快回乡:“天气冷了,老宅家里每天烧炭炉,比县里暖和些,你回家越性住上两个月,多带几件大毛衣裳,棉被记得全都带上。“
李绮节一句句听着,先没顾上问缘由,“阿爷,大哥回来了,闹着要去投军呢!“
李乙勃然变色:“混小子,我们老李家祖祖辈辈辛辛苦苦挣下一份产业,才有钱钞应付徭役差使,他敢去投军,我先打断他的腿!“
说罢,随手抄起立在墙角的门栓,冲上楼去了。
李绮节站在楼梯底下,默默数了三十下,让宝珠准备了热水巾帕,跟上楼。
“竖子!孽障!“李乙一边痛骂,一边把门栓舞得呼呼响。
门栓雨点似的落在李子恒身上、背上。
李子恒梗着脖子,跪在地上,任李乙打骂,神情倔强,一声不吭。
李绮节看着那巴掌粗细的门栓敲在李子恒肩膀上,倒吸一口凉气,替大哥觉得疼,看打得差不多了,推开房门:“灶上煮了鸡丝汤面,阿爷先吃饭,不然放久了面都坨了。“
李乙狠命把李子恒抽了一顿,自己也累得气喘吁吁,拄着门栓不住喘气,脸色仍旧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