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兵学生们的一切优点,大家仿佛都看不见了,就连勤俭和朴素都成了罪过。
后来血线发现学生这种情绪愈演愈烈,也察觉到了不对劲,连忙召开大会,希望大家能不忘工农,在保持工农本色的同时,再不断的创新。两方都各有优缺点,大家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但是矛盾已经产生了,就算在不断的调节下,大家面上有所缓和,其实心里还暗自较着劲儿呢。
田恬他们这届的每个班,都在鼓励班级里学习好的同学,参加考研。一个个都堵着这口气,好像考上了研究生,就能证明他们工农兵学生不是‘名不副实’一样。
班里的人,就极力推荐田恬考研,好有王建军。这家伙别看多情一点,但运动之前也是正经的高中毕业生,之前跟了一年课,文化水平基本都捡了回来。
如果考了研究生,就要再读两年,在这个时势造英雄的年代,田恬并不觉得学历高有什么用处。王建军就不一样了,男人天生的英雄情结,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努力给大家争一口气,证明咱们工农兵学生不比他们高考学生差,不是孬种。
高原却跟田恬想的不一样,现在时势变了,文化人又被重视起来了。他们这届学生身份这么尴尬,就算毕业还保分配,恐怕也没什么好位置了。不像他有公职,就是来深造的,毕业后依旧会回原单位。
况且就田恬这样的,如果能分到办公室还强点,真要像传闻中全部回基层,当工人去做建设,就算工作恐怕也干不长远。不如煞下心来多学两年,他在单位也站住脚跟,等她毕业后在分配问题上也能使上力。
所以高原建议,田恬去考研究生,田恬这人,一直是吃好喝好穿好玩好便无欲无求,没有任何大志向的性子。以前在现代,她的专业知识非常过硬,却因为贪图享受,安于在家做个接私活的宅女。现在又有家里人和高原替她打算,不管是家里还是高原,都建议她考研读书,她也就不反抗了,静下来用功的学习。
用老师的话说,田恬的水平,在清算前正规大学生之上,如果她考不上那也没别人的份。
但学习这东西,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她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无外乎仗着以前的那些先进学习法的底子。如果不好好复习,她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同学们对要考研的同学报以热烈的期望,一切资源都紧着他们用,转年,田恬考上了研究生。而这一届的工农兵学生们,基本每个系都有几个考上的,他们用实力向人们证明了,自己并不是‘名不副实’。
这年秋天,历史上最后一届工农兵大学生毕业了。考试结束后,各班的学生回到班级,依依不舍的开了个同学会。
还能回想起当初上学的时候,那种热烈到让人激动的氛围,可现在,当初的‘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的标语,已经被‘欢迎未来的工程师’所取代。
学校就像完成任务一样,总算送走了他们,高考生们也都在说,终于抹去了校园里最后的不和谐。
这一届所有的毕业生,都这样悲凉的、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跟入学时的锣鼓喧天彩旗飘飘的欢迎仪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