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庚察觉屋内压抑散去,他艰难插嘴道:“杜姑娘,你今日为公子做的药膳方子可否留下?我好日后再为公子烹制。”
“好,我写给你。”
杜明昭写下瑞香汤和鸡蛋炖三七,这两种一种是止呕开胃,一样是温胃润气。
她正写着字,宋杞和突然抬起苍白的脸,下巴指了指外头,“什么声音?”
应庚转身前去查看。
片刻之后他折回,禀报道:“东宏在外拦了一个小丫头,她说是来寻杜姑娘的。”
“小丫头?”杜明昭停下笔,“抚平村人?”
应庚回:“不是。”
因为那个女孩他也不认识。
杜明昭飞快把最后几个字写好,方子留在桌上,她转身便出了主屋。
“你这人怎么回事嘛,我是来找我家小姐的,你为何不让我进去?”
“喂,你好歹说句话吧?”
“光在这一挡一声不吭的,什么意思嘛。”
杜明昭听到“我家小姐”几个字,乍一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入目是东宏宽厚的后背杵在门口,他将外头遮得严实,杜明昭便走去道:“外面来人是谁?”
东宏没回应,侧了半个身子。
也就是这么一侧身,被堵在外个头小巧的柳叶,径直钻过他臂下溜进了院。
小丫头年岁不大,至多十四、十五,她先是规规矩矩行了礼,“小姐,奴婢名柳叶,是安嬷嬷的女儿。”
“安嬷嬷……你是她的女儿啊。”杜明昭了悟,“是何家……我外祖母她哪儿不好了?”
杜明昭心头咯噔,第一反应便是何老太出事了,这便引得令人焦炙。
柳叶听这话便知杜明昭误会了,她摆手笑道:“不是的小姐,老太太并无事,奴婢是受何掌柜之命而来的。荀府的丫鬟上泰平堂来讨药膳方子,可小姐不在,何掌柜便叫奴婢来抚平村。”
杜明昭舒口气,不是杜老太便好,她笑问:“荀二小姐平日吃食都可还好?”
“雪兰说都好,胃口也好很多,只是小姐说荀二小姐还得养个把月。”
“好,我去写几个方子,你回头带进城。”
柳叶笑应:“好的,小姐。”
杜明昭回屋用了宋家的纸笔足写下五页的药膳方子,其中便有易消食的莲子粥,养胃的虫草百合鸭肉汤、双鱼汤与荀二小姐宜用的桃仁猪肚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