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辰溥轻笑一声,回想当初看到的[玛丽,20岁],说:“是她很出色。”
“再给我两张门票吧,不需要太好的位置…”
交易达成,小男孩驮着那张漂漂亮亮的女人海报,迈着小短腿冲出华尔街。
适应半个月的卖票工作后,他已经知道华尔街不归属百老汇大道,但为了能见到周辰溥,小男孩时不时就来金融大道上转一圈。
周辰溥也很给面子,每次都买了票。
不过他没有再去看了。
周辰溥远眺海报上失真又熟悉的面孔,理性的内心难得激起几分感性的惆怅。
有缘无份大概说的就是他们,第一天他去堵后门,结果“玛丽”被记者拉走去采访。
往后几天个吧星期,华尔街股市动荡,指数发疯往上涨,随时响起的电话拖累他的生活,将他囚禁在小小的办公室里,每天隔着窗户,远眺百老汇大道灯火通明。
想到这,周辰溥疲惫地揉揉鼻梁,助理跑过来说:“周行长,钢铁公司股票上涨87.4%,客户电话疯狂进来,股市…琼斯指数…”
“来了。”
周辰溥跟着往回跑。
回家路上,他冷不丁地说了一句和金融没关系的话:“年后,我会回家。”
“华尔街的工作交给你们了,尽快在这两年收手。涨幅再高也不要全砸,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面对泼天的财富,很少有人像周辰溥一样,有这种无所谓的魄力。
因为从指数板上看,入手股票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每天多少人因为股票,一跃成为亿万富翁,这是他们这帮华尔街工作者们都见过、真实存在的。
周辰溥的同事也心动,但他们一贯信任老板的判断。
大不了少赚点嘛,回国比什么都重要。
就这样,助理沉默片刻后郑重地说了句:“好。”
1924年11月5日。《波西米亚人》进入尾声,黎觉予越发出色的舞台表现力得到报纸、杂志等公信力机构称赞,吸引更多纽约、甚至周边城市的注意。
1924年11月10日。《波西米亚人》末映。黎觉予在后门和粉丝们握手长达三个小时,逼得其他演员被迫走正门,
为此,鲁道夫的扮演者Juff说:“我想过我的人气会被穆塞塔,或者被舒奥纳瓜分走,却没想到最后赢家居然是咪咪。”
“为什么玛丽有那么多女粉丝?”
…
当然是因为黎觉予经纪人林恩的严格把控啦。
林恩征求黎觉予的意见,宣布“不允许男粉有任何亲密举动”的规则,从此堵后门粉丝,少一大批想要占女明星便宜的流氓。
此举一出,不仅握手表白的效率变高,还让这扇后门,变成百老汇大道上最安全的后门。
黎觉予机械般重复地握手、拥抱、回复,内心其实比粉丝们还要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