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元景帝和那些庙堂高官经过商议之后,接受了文靖安第一个五年计划之中的第一条——五年内,争取全国粮食产量翻一番。
至于其他的什么“全国工业化进程全面展开”、“京城至东南、西北、东北与西南四大铁路部分通车”、“空余农业人口转变成工业人口”、“朝廷有底气进一步开放剑州与东南州郡港口与西海通商”,没有反对,但也没有支持,更像是元景帝和朝臣商议之后选取了最保险的一条,让太子和文靖安这些年轻人试一试。
其实这很好理解,站在元景帝的立场,他和朝臣能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商量出“农事处”这个部门,并且迅速给文靖安等人组织了一套专用的班底,任由他们发挥,这已经算是明主贤臣的表现了,不可能再支持什么“工业化进程”、“农业人口变工业人口”,铁路之类更是异想天开,不会给他们这些品级的小官耗费如此巨量的税收,故此,元景帝选择最为稳妥的粮食增产才合情合理。
为此,萧慈祐特意召开了农事处第一次全体会议。
萧慈祐没有拐弯抹角,直言道:“农事处每年的预算定在二十万两银子,这笔钱不多不少,要全部用在粮食增长上,要是五年后没法实现靖安提出的那个口号,我们要负全责,靖安——”
文靖安:“臣在。”
萧慈祐:“我知道除了粮食增产,你提出其他的任何一条方略都是强国良策,但目前国家财政困难,局势如此,也只能先拿出这点钱行权宜之计,先委屈你一下。”
文靖安:“微臣明白。”
萧慈祐:“不过朝廷有难处不假,我们不能因为这点难处便束手束脚,其他该做的事还是要做,不能顾此失彼,我们一边办好朝廷的差事,另一边自己想办法做我们的事,这两者之间并不冲突,实在没有钱,我的俸禄、东宫的例钱、封地的进项都可以给你。”
文靖安正要言语,一旁的礼部尚书赵仲明先说道:“殿下为国为民之心实乃大盛百姓之福。不过文探花——”
文靖安:“赵大人请讲。”
赵仲明:“殿下到底是国之储君,我们做臣子的不能把他的饭钱都拿走,若是这样的话就于理不合了。”
文靖安:“赵大人放心,我们做这些事本就是为了让大盛富足,让百姓吃饱穿暖,替圣上和殿下分忧,必然不会让殿下失了皇家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