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杨衡就算再怎么不爽,也绝没有胆量在朱慈炯没有旨意的情况下冒然发动战争,当今天子年纪虽轻却老谋深算的很,对于天下局势的把握更是洞若观火,当真是坐镇深宫之内决胜千里之外,杨衡可不敢因为自己的轻举妄动破坏了天子的全盘谋划,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仅仅自己因为想要战功而不顾天子诏令,那么最后倒霉的可不光是他自己,包括他身为皇妃的妹妹还有军中两个把兄弟都要受到连累,何况望月军驻守武昌,是要切断李自成东进之路,若是因为自己的疏忽让李自成溜了……那也不用天子拿刀砍了他,自己动手没准还能落个痛快。
可要说望月军就没有大战的机会也不尽然,清虏西征大军平定山西兵进潼关之后,郑亲王济尔哈朗便挂帅南下湖北,一路势如破竹打到宜昌,为的就是将李自成按死在陕西境内,没想到明军北上彻底打乱了清虏的部署,济尔哈朗不得不撤兵北归,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的李自成部整顿兵马对其部穷追猛打,最终在襄阳大败济尔哈朗,阵斩其部万余兵马,那个时候杨衡就激动的指望不管是济尔哈朗也好李自成也好能够进入他的驻地,那样一来他就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参与到伐顺之战当中去,可惜济尔哈朗只想着快些回返北京,李自成部又只想杀敌出一口恶气,对武昌的明军权当没看见……
‘呕血三升’的杨衡终于还是认命了,不过他从一个任人欺凌的铁匠在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内便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就算战略眼光还有所欠缺,可身边的几个参谋都是聪明人,早已看出今上是要先攘外后安内,如今清虏终于被赶出了关外,那么离平定内乱的日子已经不会太远,果不其然在焦急等待了近一个月后,杨衡终于等来了天子的旨意。
这道旨意一如往常没有军部的签押,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军中几大将领如今谁又会把军部的文书放在眼里,天子都不把军部的意见看在眼中,军中大佬谁又耐烦让文官骑在自己头上,要说军部职能,除了参谋本部与后勤外,在如今的军部将领眼里别的部门完全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他们效忠的唯一对象就是当今天子,也只会听命于旨意行事!
朱慈炯给林森以及黄得功的旨意当中都明确规划出战争路线,两大将只需要按照朱慈炯规划好的一切行事就绝无战败的可能,当然这不是说明朱慈炯是军事天才,而是北伐之战前夕,历史的脉络和另一个时空当中的历史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所以朱慈炯能够清晰把握到清兵的动向,可如今平乱之战则完全不同,历史早已是面目全非,原本李自成逃往襄阳败走九宫山,最后屈死在山匪之手,可现在却因为明军北上痛击清军的缘故,近二十万两路包夹李自成的大军先后撤走覆灭,以至于让李自成再也不用疲于奔命,最后安然回返陕西。
所以朱慈炯的圣旨当中的意思非常简单,就是望月、尚武、英武三军以最快的速度平定河南、湖北全境,然后汇兵一处夺取陕西全歼李自成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