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站着坐着许多妇人,有老爷的小老婆,有各个丫鬟婆子,还有几个穿戴整齐却陌生的脸,四娘一个个将那些陌生的媳妇看过去。
越氏最近春风得意,见她俩一齐来了,扬着手里的画册笑道,“正要差人去找呢。来,看看这个是什么?”
叶玉杏眼尖,看见画册上的各种裙子样式,惊喜道,“是花样册子?”
她先前嫁到了卖布的那家,别的不说,对古人的衣裳布料和各种装扮十分醉心。
如今看见熟悉的花样册子,忍不住就要拿来看,笑着主动要给越氏捶肩,“好大娘子,我猜,这可是老爷从扬州为大娘子捎来的时兴花样册子?大娘子行行好,叫我们一起开个眼!”
越氏乐得指着那几个陌生脸介绍,“这三位也是老爷从扬州请来的绣娘,各个都有一手绝活,你们常困在屋里,不晓得外头花样有多少变化,今日大家都来听高手给咱们讲一讲。”
那三个绣娘纳福道,“大娘*子过誉了。”
七娘立在一旁,只是看,很少插嘴,被叶玉杏发觉后,只给她翻了个白眼,仍旧老实地厉害。
叶玉杏偷偷对四娘道,“鬼画符画的竟有点意思,竟然学会闭嘴了。”
四娘嗤笑,“你放心,狗改不了吃屎。”
听说三位绣娘只在常州府住一个月,前头已经去了知州汪大人家里住了十天,然后又在守备大人家住了十天,最后一站终于到了刘象自己家里,然而也是之能在这里待十天,就得回扬州。
这样算下来,每一日都是争分夺秒要与人家学本事。
越氏与那三个绣娘闲话家常,知州大人与守备大人家的些许家事,渐渐都入了她耳中。
听了其中微妙处,叶玉杏心里对刘象的本事又有了新的看法:这厮色字上头没谱,然做起生意奉承上官,那是绝对的一把好手。
全家有些地位的女性每一日都要来越氏屋里点卯,围坐在一处来做针线,不为别的,就为了能沾上一点扬州时兴的本事。
这其中人人勤勉,唯有一个叶玉杏,头两天还好端端努力跟着学,到了第三天就疲惫起来,第四天,干脆睡到日上三竿了才来。
其实她恨不能不来。
四娘怨她傻,“人人都上进,偏你个混人,就知道混吃等死。”
叶玉杏趁着没人了,才与她咕哝,“我才不是混人,就是没有这些新鲜的花样,你信不信老爷回头还来找我?”
四娘气得要打她,再不与她废话了。
但叶玉杏实在不能脱离群众,就每日懒懒散散坐在最外围,有事没事,拿着个废布,有人看过来,就装样子缝一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