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下的集市如今越发的像一座城镇了,也因为这个缘故,京畿内史报请嬴政之后,在这里设置了乡亭,也就是比县低一级的官府机构,并将此处命名为袁家邑,实际上这个集市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乡镇了。
有了官府的管辖,袁家邑也发的繁荣了,因为这块地处在君侯白宣的封地内,因此这里的官府差官有个大事小情都得先跟白家别院的福老爷子通个气。情面情面,有了情分就有了面子,给了别人面子也就有了情分,自古以来华夏百姓都自居的遵循着这一条处世之道。
袁家邑的官差们是不敢管原来的袁家村的,因为现在整个村子都叫白家别院,全村的人都是白家的族人。这么多年了,袁家村也不都是姓袁的人家了,逐渐的白姓的人家多了起来。这不奇怪,当初福爷从老家带来的那些白家子早已经在这娶妻生子安家立业了,袁家村也比原来大出一半,不用问多出的这一半肯定都是姓白的。这些白家子虽然成家立业了,可是身份依旧没改变,再加上主动投靠在白家的袁家村的乡亲,整个袁家村差不都都是白家的人了,这官差还怎么管,索性有事就直接找福爷。
白家的规矩大,容不得不良之人,交给白家自己管反倒比官府管的还严,这又省心又省力的事情谁不乐意干呢,所以在袁家邑的官差眼中,白家别院的福爷那其实就跟县令差不多,说话好使。
袁家邑规模越来越大,天下各地的客商所有的商品在这全能买到,而且保质保量价格公道童叟无欺,所以附近百里之内的人基本上全都到这里采买,顺着袁家邑的南口那威风的牌坊进去,当从北口出来的时候,所有要买的就全买齐了,实在是方便得不得了。
赵高没带侍从,只有一辆便车一个车夫还有他两个人上路,而且赵高也换了便服,这是他独自去白家别院时的做派,不显山不露水的。进了袁家邑的牌楼往前走一里多地就在渭水的边上就是静竹居分号,每次来赵高通常都会在这歇歇脚。一口气从咸阳走到这也恰好有些疲乏了,缓一缓正合适。
静竹居的伙计老远的就迎了过来。
“大人来了,还是老规矩?”
“嗯,老规矩,不多待。喝完一壶茶还得去拜见福爷呢。”
伙计:“福爷昨天还算计这您该来了,还真准。”
赵高:“那是,这次我可是领了大王的诏命来看福爷的,看见没车上的礼盒,那是大王给福爷的。”
“呦,总号的点心啊,全是新样式的,我们这还没有呢。”
赵高:“你可得给我看好哇。”
“你放心,哪回给你耽误过事。赵府令驾到,两碟果子一壶浓茶,靠窗~~~~~”
掌柜的迎了过来笑着把赵高领导靠窗的位置上,小伙计麻利的端上果子和茶壶伺候着赵高品茶吃果子。都是常来常往的熟客,也用不着掌柜的陪,再说这掌柜的都是白家的嫡系,那身份比一般的县丞县尉也不遑多让。而且往来于此的人当中也有不少穿金戴银颇有身份的人,赵高打眼一看就知道那些人的底细,在这摆谱等于是自讨没趣,赵高和掌柜的聊了几句就让他去招呼客人了。
没用多久,一位袁家邑的文吏走进静竹居,掌柜的以及伙计们跟这文吏客气的打着招呼,请他坐下喝茶。那文吏一眼看见赵高立刻走了过来。
“拜见府令。”
“哦,好巧,又碰到你了,可是来收税的,怎么就你一个?坐吧,掌柜,再上两碟果子一壶茶,算我的。”
掌柜的笑道:“曲文吏不是来收税,是来结算袁家邑往来待客的餐费的,算我的。”
赵高:“不容易,你这铁公鸡终于肯拔毛了。”
赵国的笑着答到:“我何时吝啬过,当年长安君和那个冒顿没少到我这赊账,我不也睁一眼不一眼吗?咱们是自己人,一壶茶的主我还是能做的。”
三人说笑一阵掌柜的去结账,曲文吏坐在赵高对面俩人摇头晃脑的品评这每一匹从门前经过的马。
赵高:“哎呀,关中的好马全在军中,今天看到的全是驮马,无趣无趣。”
曲文吏:“上次和府令一起看马,府令也是这样说的,结果片刻之后长安君的马就跑了进来。那可真是一匹好马呀!”
赵高:“那是,长安君的马是草原上的野马王的后代,能差得了吗?不过今天看不到了,长安君夫人快要生了,他现在绝对不会出来瞎逛了。”
曲文吏:“这样啊,这是好事啊。可惜看不到那样的好马了。”
赵高:“我就纳闷了,你一个文吏怎么就懂得相马之术呢?”
曲文吏:“祖上传下里的微末之技,不足挂齿。”
赵高:“人才呀,你应该去中车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