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礼不可废,但是规矩毕竟也都是人定的,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贤济天下,一位明君毕竟可抵百年栉风沐雨。
当然,对于谢东流这么迟迟不立储君,也有人猜出了其他的意味。
陇邺城内,世家林立,虽然明面上还没有什么动静,但是背地里却是暗流涌动,在这样任由发展下去,难免会对未来的皇权造成掣肘。
谢策若是雷厉风行就算了,偏偏生就了这么一个性子,再加上傅家,到时候……
皇权式微的后果,也必然是携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天下大乱。
而谢允母族是书香门第,不是氏族出身,将来不会被任何氏族掣肘,大概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番原因,所以权衡之下,谢东流才迟迟都没有立下储君的意思。
谢策其实对于这个三哥,倒是当真没有旁的人想的那样仇视,毕竟从小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关系,只是傅纭不喜欢谢允,所以自然是平日里也不怎么接触。
不过他其实一直都觉得这个三哥很厉害,那些经论典籍,长篇累牍,谢允居然也能就这么看得下去。
更何况谢允还和景佑陵关系很好,谢策就更加是想不明白,景大将军这么一个对谁都说不出来几句话来的人,谢允居然和这么一个人也聊得下去,实在是可敬。
对于今日谢允要随着自己一同前往梧州的这件事,谢策有点心里没底,所以在永延殿就这么踱步着,就不知不觉来到了谢允的宫殿外。
其实谢允自幼丧母,谢东流原本想将他过继给一位无子的贵妃,但是那时候才不过几岁的谢允就极有主见,自己一个人守在这个宫殿内。
谢策这么想着,就听到采喜在旁边怯怯道:“殿下,前面儿,可就是三皇子殿下所居的地儿了。”
那我肯定是知道的,谢策心道。
谢策嗯了一声,算是知道了,脚下也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采喜看谢策没反应,然后接着道:“殿下,你怕不是忘了娘娘向来不希望你和三皇子殿下来往的事情了?你今日前去找三皇子殿下,娘娘若是知道,必然会不悦的。”
谢策啧了一声,摆摆手道:“那我肯定是知道的,但是你又不是聋,今后起码有两月,我都要和他一起,我现在就是想去问问个情况来,母后就算是再不悦,明日过后我就要去梧州了,她也不能拿我怎么办。”
采喜看着劝不动谢策,只能一拍大腿,跟在了谢策身后。
谢策就这么大摇大摆地去到了谢允的宫殿,其实他还是第一次进来这里,左看右看,还是有着几分新鲜。旁边的宫娥和小太监大概也是没有想到端王殿下今日居然会来到这里,差点儿连行礼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