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答了一声,李源已经有点不耐烦了,大着嗓门道:“吴兄,别磨蹭了,再晚我可不等你了。”
吴明从**手里接过了新衣,一边穿衣一边说道:“李兄,你不是一向嗜酒如命么?怎么的今天想起喝茶了。”李源没回答,只是翻身上了马。
吴明从**手里接过了钱袋子,也跟着上了另外一匹马,看见李源似乎没多少玩笑的心情,他也不好再去多说,只是道:“走吧。”两人两马,同时加速,往茶艺街而去。
南宁城的主街道虽然不至于像京都那么宽,但也有近百米,此时冬雨连绵,路上的行人也少了许多,两人一路飞驰,倒也不虞撞倒行人,凉凉的冬雨刮着脸庞上,听闻蹄声得得,看着四周景色从身后飞速倒去,吴明只觉得多日来心头的淤积似乎也宽了一宽。
现在快要过年,加上又是雨天,连带着整条茶艺街也热闹了很多。所有茶楼都几乎坐满了人,整个茶艺街都是熙熙攘攘,人流川流不息。他们也不讲究,随便找了一间看起来较大的茶馆就钻了进去。
两人找了个雅间坐了一阵,李源本就没怎么喝过茶,更别说什么茶道了。他大概把茶当成了酒喝,只是一杯一杯的倒着,鲸吸牛饮,不一会儿,满满一壶茶就被喝了个底朝天,惊得换水的小二连盯了两人好几眼。
吴明也是想着自己心思,端着个茶杯,小口小口喝着,盯着外面的细雨,两人同时默然。
过了许久,李源才放下杯子,道:“吴大人,这茶我也尝过了,苦的要命,只觉得不及烈酒之万一,也不知道这些南方人怎么想的,老爱喝这些东西。”
吴明看着他喝茶的样子,不由得有点想笑,他放下杯子,笑道:“李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任何人都只觉得自己的乡土最好,你有此感,那也是自然。”这句话语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倒也不是很难懂,李源自然也是听懂了,他放下了杯子,不由得轻轻一叹。
吴明看着他的样子,不由得楞了一楞:“怎么了?李兄。”
“吴兄,本来我还拿不定主意,但听你一席话,我却下了决心了。其实我今天来,本来就准备向你告别的。”
“什,什么?”
吴明惊叫了一声,但他也不是笨人,马上就明白了过来。李源本来就是太尉李铁的远房侄子,黑甲军的编制本来就属于北原省,那也是他的发家之地,他现在要回去,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只是现在随着陶雨回到南宁,整个东汉南北对峙,已呈剑拔弩张之势,他现在回去,先不说北方接受不接受,首先陶雨和祝淮这一关都不好过。
李源似乎知道吴明心中所想,他抓起一杯茶,狠狠一口干了,然后道:“娘娘那边不用担心,我昨天前去申请,她已经同意放行。”
吴明顿时吃了一惊,在风铃渡的时候,陶雨还找上自己,要自己挽留李源,没想到这次,她答应得倒是爽快,他不由得诧道:“她竟然同意了?”
李源叹了一口气,道:“其实,对于回到北原之事,本来我也比较矛盾,然前日得到家中来信,说家母病危,已是病入膏肓之势,恐已时日无多。如此,我无论如何也得回去一趟了,我已经答应娘娘,只身回去,三千兄弟就暂时留在南宁。”
吴明恍然大悟,李源母亲病重,他是无论如何也要回家探望的了,陶雨就算想要阻拦,也是阻拦不住,反而会得罪李源,而她把对方的三千黑甲军留在南汉,看似简单,却是一招妙棋,以李源重情重义的秉性,肯定更是放不下这三千弟兄,这事就还有盼头。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大概也是如此了。猛地,他脑中一道亮光闪过。李源的黑甲军,战力强劲,陶雨为了留下李源,简直可以用挖空心思来形容了。更何况北方的那位。就算现在北面军事实力占据极大的优势,但李源毕竟是他李家的人,黑甲军的战力也是有目共睹,他难道就没有半点想法?难道,李源母亲病重的事,还有什么猫腻不成。
他抬头朝李源看去,只见对方正看着外面的雨色,愁容满面。张了张嘴,有心想提醒对方两句,但终究是忍住了,毕竟,对方只是尽一个儿子的基本孝道而已,就凭自己的主观臆测,就劝阻李源,他觉得也不合适。
难道最近吃的亏多了,真有点杯弓蛇影了?
他苦笑了一声,然后摇了摇头。
李源发了一会呆,深吸了一口气,突地大笑起来:“看来心里有事真的要说出来,吴兄,现在我感觉好受了许多。”说到这里,他抓起桌上的杯子,一下斟满了,站起来,豪气干云地道:“今朝有酒今朝醉,吴兄,今儿个无酒,我就以茶代酒,敬你一杯,希望你原谅兄弟保护弟媳不周之罪。”